“据说是宰相寇准的力谏皇帝一定要御驾北上,大宋皇帝这才来到澶州的。”
突然,帐外又闯进来一个士兵,喊道:“报——不好了!”
“何事慌张?”
“统军使大人不听劝谏,带着几十个人,执意要去澶州城下巡视,刚刚回来的弟兄回报,统军使大人被宋军的八牛弩射杀了!”
“什么?”萧太后手中的书本掉在地上,脸上难掩震惊的神情,帐中突然陷入了诡异的安静。
“娘!娘?”这时,耶律观音赶巧就走了进来,喊了萧太后两声没反应,观音才觉得有些奇怪。
“娘,您怎么了?娘?”
“观音……”
“娘,您哭了?”观音看到了萧太后眼角竟泛出点点泪光,在观音的印象里萧太后几乎没有流过泪。
“观音……你舅舅,萧挞凛,阵亡了。”
“怎么回事?早上不是还好好的么?”
“观音,你先走吧……”观音也识趣的点点头就离开了,同时叫走了帐里的士兵。
“林夕。”观音找到林夕,说道:“出事了。”
“怎么了?”
“我的舅舅,统军使萧挞凛死了,我问过手下的士兵,他是在澶州城下巡视的时候被八牛弩射杀了。”
“看来,战争快要结束了。”
“你怎么知道?”
“统军使死了,对辽国军队的士气也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况且,辽国战线拉的太长,后勤补给一定跟不上。我想,萧太后应该就要退兵了。”
辽军整整五天没有动静,第六天,果然不出林夕所料,萧太后将林夕叫了过去,商谈议和之事。
“太后。”
“我想让你帮忙送一封信到澶州城。”
“是什么信?”
“是议和信,你可以打开看看。”
“不必了,在下去送就是了。”
“你不怕我骗你?”
“太后没有必要骗我,太后是个有手段的人,我想在战前您就已经做好可战可和的准备了吧。”
“不错。”萧太后满意地点点头。
“放心吧,林夕定不辱命。”
林夕只身来到澶州城下,却遭守门军队团团围住。
“在下辽国信使,有信呈递大宋天子。”
“把信给我,你在这等着,你们看着他。”领头的士兵拿起信就进了城。其他士兵依旧围着林夕,林夕也不慌,就这样悠闲的等待着。
“陛下,辽军来信,说的是什么?”说话的正是在群臣首位站着的,大宋的宰相寇准。
“辽军希望能罢兵言和。”
“陛下的心意呢?”
“朕也希望能息兵止战,永结盟好。”
宰相寇准义正辞严,苦心劝道:“陛下,辽国已是强弩之末,人困马乏,而我军士气高涨,正是击败他们的大好时机啊!”
“那……诸位爱卿觉得,两国应当如何?”真宗赵恒畏敌如虎,便将锅甩给了下站的其他臣子们。
其他臣子也大都惧怕辽国,纷纷表示支持和议,甚至联合起来攻击寇准拥兵自重。寇准无奈之下,只能同意与辽国讲和。
“送信的人呢?”
“禀陛下,还在城外。”
“让他进来,朕要见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