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鸿撇撇嘴,自己敢这么说一方面是知道复活英灵忠诚度的设定,张角目前的政策与大多数人并不相符,必然在不断损耗他们的忠诚度。
另一方面,是鲍鸿知道这段时间乱入出去多少人物在黄巾阵营之中,张角自身的能力完全不足以掌控那么多能人,所谓臣强主弱,更何况按照太平道教义来说,天公将军和地方渠帅之间也不存在绝对的臣属关系。
更有一点就是按照历史轨迹,张角本身应该已经重病身亡了。虽然这其中有很大的原因是长社之战被大挫锋芒,损失惨重,进而由盛转衰,开始走下坡路,而张角也是一时之间急火攻心,病体加重,最后接连溃败,甚至在败亡途中一命呜呼。
按照历史轨迹上,颍川黄巾军在波才的领导下,大败朱儁,乘胜进围皇甫嵩于长社。义军声势浩大,守城官军仅数千人,不敢出战。波才率军数次进攻未克。时当仲夏,义军缺乏战斗经验,依草结营。皇甫嵩抓住战机,利用月黑风高的夜色掩护,令兵士潜入义军之后,纵火烧营。皇甫嵩趁势鼓噪出击,义军大乱败退。途中又被前来增援的骑都尉曹操军堵截,损失惨重。皇甫嵩、朱儁、曹操三路合军,乘胜追击,波才回师再战,复被击败,数万黄巾军战死。
按照原本轨迹上,汉军正史由此揭开了反击战的序幕,紧接着,汝南、宛城、广宗等一场场胜仗彻底粉碎了黄巾席卷天下的可能性。
这次虽然没有因为大败亏输而导致急火攻心的事情,但是张角的病体却是实实在在的存在的,否则哪怕是急火攻心也不至于直接挂掉,毕竟张角自己对于医术符水之类杂七杂八的东西都是有了解的,再怎么也不至于因为急火攻心而挂掉。
当然,这其中有些别人是知道的,比如关于初始状态忠诚度的问题,一般汉室那几个宗亲都能够进行召唤了,自然是对于这个有所了解的。而董卓这类招降过复活英灵人物的家伙也对此有所了解。
“张角无需多言,即便是他能力更超秦王汉武,想要整合这些势力也不是一年半载能够做到的,当初高祖平定诸多诸侯王用了那么多年,可见一斑!”董卓也是笑道,他对于黄巾也是不看好,主要是李儒给他分析了其中的情况,所以对于曹老板说什么不敢轻易下结论而言,他却是完全相信李儒的分析的,“与其说那个最多就算是旗帜一样的人物,不如细看这其中的各方渠帅更加实在一点!”
“真要细数黄巾各方渠帅,却也是良莠不齐,擅于行军布阵者众,而擅于政务民生者寡!”鲍鸿闻言,接口应道,“如今这段时日之后,冬去春来,即将春耕,必然是迎来了新一轮休养生息的时候,黄巾若不能在这段时间内稳住局面,那必然无法支撑下去,反过来说,若是能够乘机站稳脚跟,那汉军想要再打回去同样也就难度不小了!”
“那就先说对阵的那些人,英布等名将气势并不足为虑,有丰富内政经验,善于治理一方的当数吴芮!”曹操点点头,对于鲍鸿的说法非常认同。
鲍鸿是上帝视角,有了五千年历史经验的积累,就算只是纸上谈兵,但是对于宏观当面的轻重好坏还是能够明了的。
而曹老板则是实实在在的‘英雄’人物,各方面能力都非常厉害,自然清楚政务方面的重要性。否则在历史上也难以奠定足够的民生底蕴去接纳大批青州黄巾,而没有这批青州黄巾的优良兵员,后面的一切也都可能改写。
“那旁边王莽新政如何?”董卓也开口提出了一个人物,“当初王莽是篡位而立,虽然掌握权势,但是社会结构,土地兼并已经稳定下来,他的新政触犯那些人的利益,即便是商鞅也是拼着身死才成功确立下来。如今作为义军的存在,如果驱逐地地方豪强,全部清洗之后推行新政会如何?”
“不如何!”曹操不屑道,“若是制度改革能够如此一蹴而就那就好了!”
“如仲颖兄所说,若是完全按照理想的情况发展,的确是能够在短期内稳定黄巾军军心、民心,但是土地彻底国有就是从根本上断绝了私人、家族、世家、门阀的发展,时间一长,必然会落后于人。”曹操继续说道,“当然,在初期情况下或许会因为这点土地政策而吸引不少的流民,但是那又有什么用?土地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哪怕是所有土地都有效利用又如何?除此之外的其他势力会容得下他吗?你会容忍世代相传的土地归为国有,转而去承租朝廷的田亩吗?”
王莽的土地政策和太平天国天朝田亩制度之间还是有本质的区别的,不过相较于当今固化的土地兼并局势,这两种政策在短期之内都能够大幅获得民心。
此外还有封建社会正常形式的土地制度以及秦朝功勋制度。
土地兼并,是指土地愈来愈集中到少数大地主、大官僚手中,而农民则越来越多地丧失土地,甚至根本就没有土地。土地兼并是封建社会中央集权的一个难以治愈的顽疾。大地主为了拥有更多的土地,采用各种卑劣手段,尤其是灾年,地主巧取豪夺让拥有土地的农民变卖自己的土地和房产沦为佃农。
土地兼并往往在一个朝代的后期表现突出,它是封建经济发展的结果,是地主土地私有制和地主阶级力量增强的表现。
封建社会中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造成土地兼并的根本原因。封建中央政权的软弱是造成中国封建社会王朝末期土地兼并愈演愈烈的直接原因。
当土地兼并严重时,两种矛盾突出起来。一是农民与地主的矛盾,二是封建国家同地主的矛盾。这些矛盾的发展将出现两种结果,一是封建政府采取抑制兼并的措施,使兼并现象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二是直接导致农民战争的爆发。
当然,这里面的问题矛盾之所以尖锐突出,说白了就是因为土地是有限的,大地主大豪强越捞越多,越捞越多,全都到他们手里了,那老百姓就只能租他们的田种了,那个租金就是他一张嘴定的了,这样一来,双方之间的矛盾就形成了。
在这个基础上,秦朝的制度并不算是解决这个问题,或者说不算是大一统政权解决这个事情的办法。
秦朝的方案很简单,就是去抢,去打别人,去抢别人家的。
砍死一个敌人,直接爵位、土地就赏赐给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