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薛家父亲40(1 / 2)

薛淞和方氏在京城中过得甚是安稳。虽然南北方气候风俗等差异颇大,但薛淞前世走过了不少地方的,而方氏也是个随遇而安,适应力挺强的女子,在做姑娘时就随着父亲迁徙了一回了,也不在意这个变化。

况且,薛家的条件算是很优裕的,就说在京城里能有一处属于自己的舒适宽敞宅子,大多数中等官员们都是没法做到的,观政进士们大多是住着官府的房舍,少不得要分心。薛家一家人却可以安居乐业,减少了许多烦忧。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有了丰厚的家底,薛淞才能集中精力来好好做事,不会为日常生计劳神,也有足够的底气独善其身,不至于会为了银钱而折腰迷惑。薛淞再次感叹出生在薛家,也不全是坏处的。

除了分家时得到的家产带来的稳定收益外,薛淞和方氏也对经营自己的产业很上心。那棵千年檀香檀木送到了金陵城后,薛淞便请薛老爷找寻了高明的巧匠,截了一半木料,做成了不少摆设和手串等装饰物件,精工细雕,非常用心。古代手艺人的本事真是让人惊叹,那些物件都做得极其精致,堪称是艺术品!加上那顶级的质料,看上去无比的高贵奢华,饶是薛淞自小就见惯了许多好东西,看着被挑选出来送到京城的几件,也是啧啧赞叹不已的。

那些物品,薛淞分出了一半,先留在金陵薛家相熟的珠宝铺子里售卖。薛家如今身份不凡,连带着薛家的物品也涨了身价,售卖起来,甚是抢手。

余下的一半,薛淞嘱咐父兄,好东西不要一下子出手,隔段时间拿些出来卖,等到这千年檀香檀木的名气出来后,可以慢慢地提高价钱。这就是饥饿营销。逐渐打造个薛家所出,皆为精品的印象后,就可以开设自己的薛氏商铺了。

薛淞和方氏的精力有限,经营要往贵精不贵多的路线上发展。薛家在江南多年,在商场上根基深厚,薛淞考虑到三年之后自己的去向未定,名的产业暂且不移至京城,在富庶安逸的江南一带发展为好,拜托给了薛老爷照看。

奶兄谢平掌管的东南商号渐渐有了进展。他救下的南洋商人在所在之地颇有些势力,在那商人的牵线搭桥之下,商号里从江南一带运来大量的丝绸瓷器,在东南沿海与南洋商人们交易,换取到南洋出产的宝石香料、上好木材,再运往江南售卖。这样交易了几趟后,获利非常丰厚,薛淞论功行赏,也按照原先的约定给了谢平不少分红,谢平的干劲越发高了。

薛淞惦记的不只是赚取银钱,他叮嘱谢平,要花大力气打听海外是否出现了新的粮食作物,哪怕是未见过的蔬菜、水果之类也要及时把种子搜集过来,不惜重金悬赏。但这些事情可不是一蹴即就的,薛淞也不知道如今新大陆的情形,这时代的消息是非常闭塞的,千里的行程都要以月为单位计量。

真该让喜欢《从前慢》的人来这里好好体会一下,保管他会改变心意!薛淞苦笑着想道。

另一半木头,薛淞让薛老爷收在库里好生保管着。他记得,明清之时,自南洋来的好紫檀木是越来越少,价值一路走高,最后市面上都是拿着其他的檀木来冒充。他准备把那一半檀香檀木留着,日后用来给女儿打造嫁妆。若不是为了眼下的生意和要进行的计划需要银钱来周转,薛淞连那半棵树的料子都舍不得用上呢!

在京城里,薛淞生活得很谨慎。他与那些武勋们几乎没有来往了。薛家是皇商,在勋贵圈子里只是边缘的人物而已,而薛淞更是与他们素不相识的小辈,没有理由上赶着亲近不是么

因此,薛淞从未去拜访武勋们,平日里更不交往。

什么,老将军您说和我薛家交情如何深厚,你家祖上与我的爷爷、太爷爷们曾经共事过,那是几辈子都相识了

哎呀,那小子孤陋寡闻,可不知道了,我父亲也没有和我说起过此事啊!

咱们薛家自打我爷爷那辈起,就居住在江南了,和京城联系甚少。而且,您家这么高的身份,咱们薛家只不过是一介皇商,哪里能高攀得上一定是大人怕我难堪,故意给我圆个面子的,哈哈,不敢当,不敢当!

世兄要邀请我去打猎饮乐哎呀,我日日都要去衙门当差,着实不得闲儿!小弟还在观政,哪里能自己做主,况且我那座师对我甚是严格,小弟的顶头上司便是他的同门,小弟偷懒耍滑了,座师立刻就能知道,可会严责小弟呢,世兄见谅!

见着薛淞对着他们油盐不进,装傻充愣,却与自己的座师、同僚们来往密切的样子,武勋们心中也有些不悦。现在是永明帝在位,武勋们地位还没太衰落,他们觉着薛淞这样未免太不识抬举了!

明明他们因为薛家也算与武勋带点关系,才想着提携薛淞一番的!你薛淞虽然是二甲进士,但你眼下不是还没授官出头么,竟然就心生反骨,想着要和咱们撇清干系了呵呵,要不是因为皇上对你有几分看重,咱们武勋子弟中出息的人不多,谁会把你一个皇商家出来的放在眼中啊

根正苗红的武勋子弟,像王家的王子腾,贾家的贾敬,可不比你薛淞差。王子腾是在军中发展的另说,贾敬可也是进士,还得到忠义亲王信任,就是观政的地方,比起你薛淞来,也只好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