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薛家父亲39(1 / 2)

薛淞起初是怀着‘抱大腿’的心思去接近忠孝王的,本意是想着要给他留下好印象来,日后才能保全薛家,甚至期盼着能再进一步。但真正与忠孝王接触了之后,薛淞慢慢地发现,其实他是个不错的人,至少他当皇帝,比起忠义、忠平那样的人,对百姓国家要好得多。

忠孝王为人严肃,看上去并非那么和蔼可亲,人缘在诸位皇子中不算最好的。但他认真,讲究规则,在他手下,只要立身正派,踏实做事,他就会信任重用你,却最厌恶酒囊饭袋之徒。为这样的人效力,身累,心却不累,很契合薛淞的胃口。

但这也说明了,为什么四大家族最后会被抄家败落的原因,忠孝王是要励精图治的,容不下禄蠹们。

躺在祖宗的功劳簿上,子子孙孙都于国于民无用,却想一代代地安享荣华富贵哪个人做皇帝都难容忍下去的,凭什么呢

新帝没有自己得力有用的臣子么,而资源是有限的。比如,你宁荣一府在京城那么繁华的地段占据了整整一条街,那让后来的臣子往哪里住

薛淞不算工科人才,但多亏了义务教育,论起科学知识和素养来,比在这个时代的人胜过了好几筹。因此,薛淞在工部里的表现也很是亮眼,上下对他的评价都甚好,认为他能干又认真。

忠孝王协理工部,虽在兄弟们中不算出奇,他对这差事还是看得很重,这是他进入朝廷的很要紧的一步。因此,每隔个五六天,他都要往工部来一趟,看看工作情况,问一问工部的大人们有何烦难,对工部官员们的表现也会了解一番。

在这期间,他好几次听到侍郎、郎中们口中提到了薛淞,比如薛淞帮着筹划了哪个工程,节省下不少开支,效果还比原来的好;薛淞道江南女子织布收益不少,但那速度慢了些,可以改进纺织机。若是有空闲,他准备好生琢磨一番;薛淞把自己所学传授给同僚,竟然不会藏私,听说其人在户部也是如此,实属不易

忠孝王听着这些话语,心中对薛淞的评价又高了一层。借着查问公事,忠孝王与薛淞开始了接触。表现得并不明显,忠孝王一来不愿意被认为笼络臣子,也存着观察他的心思,细水长流的,对薛淞可以有更深的了解。

难得这些勋贵中有这样一股清流,忠孝王越来越觉得薛淞难得,有才干,坦诚洒脱,真性情!

真正是歹竹出好笋!忠孝王想起那些四王八公那些武勋家的子弟,心中一万个看不上,不禁冷哼了一声。不说贾赦、王子胜那样一无是处的纨绔,就是看着有出息的王子腾、贾敬这等人,也是心思不纯正的。

王子腾野心勃勃,手腕圆滑厉害,借助贾代善的力量收揽兵权;贾敬秉性高傲,依仗着自己的家世和忠义亲王的扶持,那姿态是高高在上的,以三甲进士的身份竟然能进了翰林院!

呵呵,指望着打个基础下来,日后就能一步登天可翰林院那是什么地方,能进去的都是极有学识的人,一甲进士那是起步,哪里能容得下一个三甲出身的混迹其中更别说,文臣天生就和武勋是站在对立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