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尘埃终落定(1 / 1)

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斗争,层次越高,斗争反而越激烈!只不过到了高处,一切都隐藏在幕后,在迷雾笼罩下进行,一般人没有机会去一窥究竟罢了。

联合国自然也不例外。作为全世界最大的多边国际机构,从成立宗旨和联合国宪章的规定来说,联合国应该是代表全人类的共同利益,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而不懈努力。但是作为一个由接近200个国家和地区组成,雇员数量高达数万人的庞大机构来说,其中的利益纠葛,矛盾恩怨根本不可能回避,甚至其复杂性超过了任何一国内部的问题。

而且,联合国拥有的权利同样不可小视,光是每年从各个成员国收取的会费就高达100多亿美元,而这些会费都会作为各个领域的各种开销最终被花出去。这么大一个蛋糕如何分配,这就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博弈过程了。

更不用说联合国安理会有权对世界范围内的各种问题给予最终裁决,安理会决议在联合国范畴内具有最高权威性,可以对特定国家进行谴责,封锁,制裁,派遣维和部队,甚至授权其它国家或国家组织直接对其进行军事打击!所以,安理会就成为了大国博弈最激烈的地方。5大常任理事国就不用说了,对安理会决议具有一票否决权。就是其它10多个非常任理事国,每次投票选举时,各种激烈斗争和幕后交易令人咋舌。

另外,上至联合国秘书长,下到一个普通联合国工作人员,都是来自于世界上的各个国家,自然就会代表各自国家的利益,更不用说很多联合国官员都曾在本国政府担任过要职,与政府联系密切。在其参与的各种活动中,自然会施加各种影响力尽量使利益的天平倒向己方。

这次的事情同样如此。本来,在联合国计划署内部,在将产品采购目标的一部分转移到欧美以外的厂家,以更好地控制成本和扩大采购数量这一点上是达成了共识的。

但是,因为最近法国政局动荡,特别是势力强大的工会组织的罢工行动使得局面雪上加霜。焦头烂额的法国政府密令担任联合国助理副秘书长兼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署长的法国人雷蒙尼斯尽一切办法使开发计划署负责的项目采购法国产品,缓和政府与工会的僵持局面。

作为曾经担任法国外交部副部长,又是目前执政的法兰西民主联盟党资深党员的雷蒙尼斯自然不可能坐视自己的党派垮台,国家大乱,只能尽力而为。于是,他在得到罗肯斯等人的情况汇报后态度大变,坚决不同意从华夏采购产品,也就不足为奇了。

不过,就算雷蒙尼斯身居署长职位,这么大一个开发计划署的内部也不可能由他一个人说了算。刚飞回京师,罗肯斯就把相关情况告知了与雷蒙尼斯长期不和,也是下届署长有力人选的瑞典人卡布菲勒。后者立即发动自己的力量进行反击。通过他在内部的活动,使得开发计划署无法立刻做出决定,拖延住了时间。另一方面,卡布菲勒知道只是依靠自己的力量尚不足以完全抗衡雷蒙尼斯,于是他将这一信息通报给了联合国秘书长哈恰尔。哈恰尔也是瑞典人,对华态度较为友好,曾经上多次访问中国。得知消息后,他第一时间就召见雷蒙尼斯,敦促对方在项目采购上要一视同仁,不带偏见。不过,哈恰尔此举也不光是因为对华友好,而是有他自己的考量。

原来,哈恰尔的5年任期已经过去大半,他正在积极寻求连任。其中,安理会5大常任理事国的态度最为关键。不过,因为态度比较温和,立场也相对中立,他并不受到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欢迎。美国选中的下任秘书长候选人正是法国前任副总理兼外交部部长。反正他和美国,法国在这一问题上的矛盾不可调和,他就转而开始寻求其它国家的支持。这种情况下,华夏的态度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他一边把消息通过手下透露给华夏驻联合国代表团,一方面频频高调亮相,对项目施加压力。自此,围绕着这个援助非洲的项目,各方展开了静谧而激烈的博弈。

其实,雷蒙尼斯自己也知道。华夏的产品虽然可能在精细程度和性能先进性方面离法国产品有较大差距,但同时也胜在产品简单可靠,易用易修,而且价格低廉。真要是考虑到非洲恶劣的自然环境和低下的人员素质,可能中国产品适应性还更强一些!

就像二战中,德国的装甲部队在古德里安的率领下,所向披靡,纵横欧洲。其中的重要装备之一就是大名鼎鼎的“虎”式坦克,该坦克性能先进,火力强大,而且成员环境优良,便于持久作战。在苏德战争爆发后,它面临的对手是苏联的T-34。这种坦克性能较为落后,成员环境也很差。国际舆论与德军统帅部均认为“虎”式可以把T-34打得落花流水。

战争初期确实如此,不过很快,形势开始逆转。“虎”式败就败在它的先进上面。原因很简单,“虎”式虽然先进,但造价高昂,生产周期长,维修复杂而且操作难度大,对士兵要求很高,而战争中的消耗速度恰恰又快得惊人。逐渐地,后方工厂和前方士兵都难以满足需要,苦苦支撑的德军渐成强弩之末。

反观苏军,T-34虽然性能差一些,小毛病也比较多,但生产维修简单快速,操作也不复杂,可以在短期内大量生产。于是,在后方工厂和前方士兵源源不断的供给下,苏军装甲部队越打越强,气势如虹。最终,德军闪击战的神话在苏联领土上被彻底打破。

不过他现在也是骑虎难下,因为他接到了他的恩师兼政坛领路人,法兰西民主联盟党党主席,此时担任法国总统的乔罗森的电话,亲口让他尽一切可能争取这一项目。

最终,在激烈斗争之后,由于谁也无法彻底战胜谁,于是各方达成妥协,将“斯蒂芬计划”所涉及的产品采购分成三部分,法国厂家和华夏厂家各得3分之1,剩下3分之1由其他国家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