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 词典(2 / 2)

在《管子》书中还曾记载过一则与譬况法有关的小故事:</p>

齐桓公和管仲悄悄地商量攻打莒国,但这事很快就走漏了风声,后来得知是大臣东郭牙传出去的。齐桓公就问东郭牙怎么知道的,东郭牙就说:“臣视二君之在台上也,口开而不合,是言莒也。举手而指,势当莒也。且臣观小国诸侯之不服者,唯莒。”</p>

意思就是说,东郭牙是看齐桓公和管仲的口形、手势,并结合了当时的春秋形势,硬是猜出了齐桓公要攻打莒国的意图。</p>

不过,譬况法虽然好用,但缺陷也很明显,那就是过于笼统,普通人学字很难精确把握和理解。</p>

于是乎……</p>

就到了第二阶段,读若法。</p>

读若法是用同音字或音近似字给被注字进行注音,比如《说文解字》里就有:“唉,应也,从口矣声,读若埃……鼾,卧息也,干声,读若汗。”</p>

有时“读若”也写成“读如”、“读为”、“读曰”、“声同”、“声近”等。</p>

用“读若”的方法注音简便易懂,但缺点就是不够精确,有时读音只是大致相似,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用来做注的字读音会发生变化,后人很难精准把握这个字的正确读法……</p>

然后就到了第三阶段,直音法。</p>

直音法算是读若法的改良版,不再挑选近似字,而是干脆确定一个注音完全相同的汉字作为注音。</p>

比如《汉书·高帝纪》中就记载“单父人吕公善沛令”,其注引孟康的话来说就是:“单,音善。父,音甫。”</p>

清代文人陈澧在《切韵考》中就明确指出:“今直音与古人读若不同,古人读若取其近似,今直音,非确不可。”</p>

这极大增加了直音法的准确性,但缺点也更为突出,因为要么需要注音的字,根本就找不到同音字(比如暖、水、牛……),要么就是被注音的字是个很简单的字,但给它注音的却是个超级生僻字。</p>

要学会这个简单的字,还得先学会更生僻的字,啊这……</p>

用《辞海》里的话来说:“无同音之字则其法穷,或有同音之字而隐僻难识,则其法又穷。”</p>

两个字,坑爹!</p>

现在的大明,处于第四阶段,反切法,也可以说是切音法。</p>

反切法最早在东汉时期就已出现,比如服虔在为《汉书》作注时写道:“惴,音章瑞反”。而到了唐代宗时期,皇帝忌讳这个“反”字,于是将其改为“翻”字,再后来“翻”字改为“切”字,比如《本草纲目》卷二十五写道:“糗,去九切”。</p>

说得简单些,反切法就是用两个汉字合起来为一个汉字来注音,即用前一个字的声母和后一个字的韵母,拼出一个新的读音来。</p>

怎么样?</p>

是不是很像现代汉字拼音?</p>

所以反切法的持续时间也相当久远,就连《康熙字典》中的文字,也主要用的反切法来注音,比如“武,文甫切”等等。</p>

但反切法同样存在致命缺陷,第一是用来切音的两个字,并不完全固定,比如“武”字注音可以是“文甫切”,也可以是“闻斧切”、“温鲁切”等等。</p>

第二是很多时候,为了防止冲突,做注的两个字,笔画、认字的难度,都比做注的这个字还要复杂。</p>

换言之,你要学认字,还是得先学会认更多的字才行……</p>

www.mbeoge.cc。m.mbeoge.c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