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叔从前年开始养鸡,一开始仗着院子大,就在院子里搭个棚子,养几百只鸡。
小打小闹,但也挺挣钱。
干了大半年,到了去年,感觉院子太限制发展了。
看好了村前的米山子,想去建鸡场。
其实米山子所谓的“山”,其实就是地势稍高的土岭。
梁家河不属于山区,最多就是些岭地。
建鸡场的时候,大侄子用车给拉建材什么的,出了很大力。
建成以后,场地宽敞了,资金又成问题,所以一开始就是一两千只的养。
鸡苗是从外贸冷藏厂的孵化场买的,买鸡苗的时候,就跟厂里签了回购合同。
饲料和禽兽用药从镇上的兽医站买。
而且兽医站对养殖户还有一项优惠政策,就是饲料钱可以欠一半。
毕竟养殖这事,养的都是张口货,鸡场养几千只鸡,尤其鸡大了,到了后期,每天就要吃下很多饲料。
现在的农户手里没多少钱,都缺少资金。
所以兽医站才允许饲料钱欠一半。
当然,欠一半也是为了控制风险,全欠着的话,对兽医站来说风险很大。
现在的鸡苗叫“爱拔益加”,是从国外引进的肉鸡品种,一般五十多天就长到成鸡,饲料利用率也达到顶峰。
也就是说,基本上俩月就能养一茬鸡。
三叔的新鸡场,消毒方面做得比较好,而且在家养了一段时间,有一定经验。
所以一开始的时候,鸡的成活率都在百分之九十六以上,可以说养的鸡死得极少。
这样肯定就很赚钱了。
赚钱会上瘾的。
而且越赚,瘾越大。
反正养鸡这事,只要别超过太多,一千只也是养,五千只也是养。
秉礼两口子又特别能干,简直是越养越上瘾。
肯定是能多养就尽量多养。
但是资金成了限制发展的瓶颈。
那就大量借钱。
甚至借了大算盘子的高利贷。
他们的账算得挺明白,只要卖了鸡,手里立马就有钱了,还完债还会剩不少。
可就是没算算,如果鸡死了怎么办?
因为他们从没遇到过。
所有的经验,就是一直成功的经验。
一旦遇到鸡瘟,倒了窝子,整个家就要倒了。
将近两万啊,在这个万元户还是那么稀罕的年头,对于一个农户来说,两万块钱的债务,确实是太多太多了。
这些债务里面,大头儿还是秉礼去县城找小妹秀香借的,一下子就借了一万。
可小妹开厂子,同样面临资金紧张的问题,能一下拿出这么多,已经是很了不起了。
可即使是剩下这将近一万的债务,就足以把秉礼一家给压垮。
只不过这点钱在他们的大侄子看来,算个屁啊。
大仓把手里的皮包放在爷爷面前,一伸手:“爷爷,您拉开看看里边是什么!”
爷爷哪有心情看礼物啊!
他现在跟大孙子讨论他三叔的债务问题呢!
可是大孙子非得要爷爷拉开看看不可。
老家伙只好敷衍地拽着拉锁,把皮包拉开……
“这——”老家伙的眼都直了。
皮包里是一捆一捆的钱。
“仓啊,这是——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三叔那点事,实在不算事啊!”
“可是,你在外边跑运输,不也是需要本钱?前天我跟你三叔说,等你回来找你问问,你三叔还说做买卖的都缺本钱,就别难为孩子了!”
“没事,不为难,反正我能拿得出。”
“真不为难?”
“不为难。”
老家伙从炕沿上一蹦就跳到地上:“那你赶紧拿着钱过去,让你三叔高兴高兴,再没钱救命,我看他都要完了。”
对,大仓其实心急火燎赶回来,也是怕三叔出点什么意外。
当即抓起皮包就过去三叔那边。
老家伙像个舔狗似的,颠儿颠儿地跟在孙子屁股后头。
他心里高兴啊。
毕竟有了救命钱,老三这一关就算闯过来了。
跟着过来,就是要感受一下老三起死回生的喜悦之情。
一进三叔的堂屋,还没看到人,大仓就已经感受到了一股浓浓的凄凉味道。
因为堂屋里一片狼藉。
不管什么东西都是那样随便一扔的样子。
再看看锅里,还有乱七八糟扔着的没洗的饭碗。
看得出来,这个家里已经不像继续过日子的样子了。
进了东边屋,就见三叔坐在炕沿上,脑袋垂在胸前,俩手抱着,一动不动。
“三叔。”大仓叫了一声。
三叔身体哆嗦了一下,抬头看了看父亲和大仓:“大仓回来了!”
声音都像从地下发出来的一样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