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管理,特别是战国各家流派的人物,主要集中在齐国,秦国这方面人才反而相对的少。即便是赵国这样的国家也很少有这样的人才出现。
究其原因。估计是因为,秦国没有像齐国那样设立稷下学宫用国家的赋税来养活这些人才。而国家对人才的使用方面,仅仅是管养不用。而秦国的学风非常务实,以至于大部分专业人才都集中在秦国。秦国对于那种不务实的学术向来没有多少影响力和市场的。
来赵国的大学家主要还在路上。齐国道路情况非常的糟糕,而不像秦国,赵国,韩国,就连燕国内部也有专门的高速公路。而齐国却还是土路,加上使用的还是牛车。马车基本上都是官员专车。而秦国则是汽车。赵王好像也忽视了这一点。公共设施的修建,特别是联络方式的多样化,让人们的反应速度加快了。赵王就是这么认为的。因为只要两三天的时间赵国全境基本上都能看到消息了。依靠较为发达的交通网络便可以到达邯郸完成选举。殊不知,在齐国,一些人正在乘坐缓慢的牛车慢慢的赶往赵国参加选举。
对于这部分,赵国人并不关心他们来不来。他们关心的是目前的选举候选人有哪些。
“求求你,让我们见见李将军吧。”一群衣裳破旧的赵人在将军府门前乞求卫兵让其通过求见李牧。
“将军真的不在,你们回去吧。”卫兵并没有恐吓,反而是劝其离开。
“求求你们了。让我们进去了吧。”这些人依然大声的叫道。
“回去吧。回去吧。”卫兵无奈的挥手示意道。
实际上,对于这些人请求李牧参加选举的事情,李牧是知道的。只要一份电报,他就能知道邯郸发生了什么事情。不过对于选举这样的事情。李牧认为这不是军人职责。而且军人也不应该过多的参与政治事务。特别是军人特殊的使命感。
这一点,李牧非常的清楚。要知道,赵军曾经数次发生过兵变。这也是为什么李牧执意不参加选举,远远的躲在秦国的原因。如果军人参加政治活动。那么搞不好赵国会大乱的。军人不同于那些政客。军人手中有武器,如果不同意可以依靠武力来解决。就是因为这一点。所以,李牧才不敢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