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着太后的哭泣声,想起大殿上惨烈的一幕。</p>
以沈自安为首的众人眼眶也湿\/了。</p>
在场的人,谁没有受过白相的恩惠?</p>
官职最小的御史举起袖子抹了抹眼角,凄凉悲怆地道:“昔日我饿得饭都吃不起,更别说读书了,南巡的相爷知道了此事,给我留下了银子,让我有书可读,然而我还没报答相爷,他就……”</p>
工部侍郎道:“曾经我还是个只知溜狗逗猫的纨绔,要不是遇到相爷,我也不会洗心革面,走上仕途报效国家。”</p>
又有一人道:“我与相爷同在一个院子处理公务,整整十五年,相爷都没有缺席,一直都是最晚走的那个。相爷那殚精竭虑,一心为国的精神,我永志难忘。”</p>
“……”</p>
众人各自一番感人肺腑的话,整个后殿充满眼泪与悲伤。</p>
秦丰业几乎咬碎一口银牙。</p>
元贞帝的面色同样不好看。</p>
他若是记得白惟墉的功劳,就不会一心让白惟墉死。</p>
但母亲与群臣如此,他若是再执意处置白惟墉,那就是把自己置于不孝不义之地。</p>
所以,他有些动摇了。</p>
太后心疼白惟墉,不愿白老丞相在宫里凄苦离世,想让老丞相回府给家人见最后一面,可她也不能强逼儿子。</p>
眼下见元贞帝神色变幻,便知他的心动摇了。</p>
太后向他招招手:“皇帝,你过来。”</p>
元贞帝恭敬地来到太后面前,太后示意他坐下。</p>
内侍搬来椅子,元贞帝坐到太后面前:“母后。”</p>
太后拉过元贞帝的手,再隔着朝服,抓起白惟墉瘦削枯槁的手,让他们两手相握。</p>
太后哭着道:“皇帝,先帝走的时候,把你的手交到惟墉手中,那时他说‘惟墉,元贞年轻,力有不及,你要助他扛起这个烂摊子’。”</p>
“当时哀家就在场,其实那时你已经二十几岁了,哀家觉得先帝不该说这话,天下毕竟是要你当家做主的,怎么能这么和一个臣子这么说。”</p>
“可你走后,先帝又拉着惟墉的手说‘惟墉,元贞太善良,这个恶人,只能你来做’,先帝还说‘惟墉,对元贞严格一些,朕遗憾自己没能好好教导他,朕只能把他托付给你了’。”</p>
“皇帝,你父亲最是疼爱你,他放心不下你,才把你交给惟墉。别怪惟墉对你太严格,也别怪惟墉对你苛求。”</p>
“你那么善良,那么纯真,这些年要是惟墉不做这个恶人,你父亲去世后的第一年,我们母子早就……”</p>
“其实惟墉他也不好受,不止一次告诉哀家,身为一个皇帝,你已经做的很好了,他不想再给你那么大的压力。”</p>
“是哀家拜托惟墉,务必要时刻匡正你的言行举止,创业容易守业难,先祖打下来的江山,在这么多年的战火摧残下,早已不复当年的强盛。”</p>
“尽管我们都知道你背负着很多,你很辛苦,但我们也只能狠下心对你严格要求,但那一定不是刁难。皇帝,你做得很好,哀家为你骄傲。”</p>
元贞帝默默垂下头。</p>
这个老人的手,曾经还握过戒尺狠狠地打在他身上,那疼痛感他至今仍记得。</p>
可是如今,枯槁得不成样子,怕是连握戒尺的力气都没有了吧?</p>
终究是老了啊!</p>
也快死了。</p>
过了许久,元贞帝这才道:“母后,朕不追究白相御前自戕之罪,让白家大姑娘带他回府,如果有人说朕枉顾国法,朕一力承担,您认为这个决定可行?”</p>
元贞帝绝口不提八万将士战死的事,这是他给自己留的余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