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p>
凌昭在书房里坐定,翻阅着父亲的手稿。</p>
晨光照进房间里,反射着映在他脸上,俊美的面庞仿佛会生出光辉。</p>
桃子在汇报她一早上打听来的那小姑娘的情况。</p>
“……丈夫死了就投奔了娘家,娘家兄弟想将她再嫁,她不愿,就带着女儿来投奔堂妹,就是三房的杜姨娘。”她汇报说,“后来她也过身了,林姑娘就跟着杜姨娘过日子。但她现在不住在三房,跟着杜姨娘住在府里西边的排院里。”</p>
那一排院子凌昭知道,整齐低矮的一排院子,是给府里有体面的仆妇住的。也住着一两个来投奔的孤儿寡母。</p>
听到她是妾的亲戚时,就大概猜到了。父母双全怎么会寄居在府里。来投奔的大多是孤儿寡母,儿子大些的通常也都安排住在凌府后巷,不会安排在府里。府里的几户寄居的亲戚,多是孀妇带女儿,或者儿子还小,尚不需避嫌。</p>
凌昭点点头,道:“幼失怙恃,生存不易,倒也不必把旁人的路都堵死。”</p>
“她老老实实,就随她。她若生事,就撵她走。”</p>
桃子松了口气。</p>
内心里觉得凌昭今天的“好说话”都有了解释——他虽是成年丧父,那也是失去至亲,看到一个丧父又无母的孤女,自然而然地生出了怜悯之心,也很正常。</p>
桃子平日里并不多话的,但林嘉的确是个讨人喜欢的漂亮小姑娘,让人心软,她也难得地帮她说了句话:“看着十分懂事的。对了,公子抚琴的时候,她还听得掉眼泪了……”</p>
凌昭翻页的手指顿住,视线抬起,看了桃子一眼。</p>
桃子的声音就弱了下去,忙告退了。</p>
凌昭唤了南烛进来:“把那张琴收起来。”</p>
南烛有点困惑。那张琴是凌四爷的,昨晚上公子才从四爷的书房里取出来,今晨抚了一曲便要收起来了?</p>
他不敢多问,低头应道:“是。”</p>
飞蓬匆匆进来,垂手汇报:“夫人那边有动静了。”</p>
凌昭放下手稿,起身往凌四夫人那里去了。</p>
他这母亲实在娇气,他担心她没有恒心,还是得多看几天。</p>
不料去了,四夫人已经打理好了,见着这儿子来,也不意外。甚至隐约有点“我都料到了”的无奈,说:“你也不必日日都来的,我这就去给你祖母请安。”</p>
凌昭点点头:“母亲纯孝。”</p>
四夫人嘴角抽了抽,对这儿子全无办法。</p>
凌昭来都来了,到底还是陪着一起去给老夫人请安。</p>
在老夫人那里与已经请完安的六夫人打了个照面。六夫人掌着府里中馈,她每日来得最早,问完老太太安回去,整整一个上午都要忙碌。</p>
老夫人念叨凌昭:“你做你的事去。”</p>
凌昭道:“我也没什么事,祖母和母亲都安好,就是我最大的事了。”</p>
老夫人欣慰地拍了拍他的手背,却看了凌四夫人一眼。</p>
待凌昭告退,老夫人对四夫人道:“熙臣是有大志向的人,我等后宅妇人,给不了他什么助力,也不要拖他的后腿,让他分心在后宅。我们呀,最好就是安安稳稳的,什么事都没有。”</p>
熙臣是凌昭的字。</p>
当年他点探花的时候还未及冠,还未有字,皇帝在御殿之上赐了他“熙臣”为字。</p>
凌四夫人满面通红。</p>
因凌四爷就是出了名的操心后宅,有事全给她兜着。</p>
只不过以前,有凌四爷挡着,老夫人这些话也说不到她脸上来。但以前在凌四爷那里,她是妻子,在凌昭这里,她却是母亲。老夫人可以容忍儿子的妻子娇气,却不能容忍孙子的母亲不成器。</p>
说话间,婢女进来禀报三夫人也来请安了。四夫人松了口气。</p>
凌老爷已经去衙门了,并不在家里。凌昭回了自己的书房。</p>
而这时候,林嘉也从三房回来了。</p>
她十分高兴,拿了一匣子点心给杜姨娘:“三夫人赏的。”</p>
杜姨娘问:“她今天怎么这么高兴?你见着她了?”</p>
“见着了。”林嘉道,“我瞧着像是歇过来了,脸色很好。见我送了新鲜的梅露过去,就赏了我一匣点心。”</p>
杜姨娘这里也有茶,三夫人倒也不克扣她,该有的都有。</p>
两个人也煮了茶,开心在晨光里吃起点心果子来了。</p>
“三夫人还说,其实陈记的点心吃得多了,也腻了,总觉得还没有咱们做得合口味。”林嘉道。</p>
杜姨娘微微一笑:“那就做。”</p>
杜姨娘做得一手好点心,以前颇得三爷青睐。三夫人也是爱吃的,只总端着架子不肯表现出来。</p>
杜姨娘也有自己的小心思。做点心这手压箱底的好活自然是要用来讨好三夫人的,但吃食这种东西又不同于别的,吃得多了就不稀罕了。故杜姨娘并不常做,总是等到三夫人又想吃了,才做一回。</p>
这样三夫人吃完才会总念着。</p>
林嘉又道:“今天见到了四房的九公子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