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心动魄”的正旦大朝会结束了。</p>
这次朝会天武帝没搞别人,而是搞了自己的祖宗,这让所有大臣都捏了一把汗。</p>
朝会结束后,大臣们如往常一样该干嘛干嘛,然而太上皇朱由检却坐不住了。</p>
他慌慌张张的从行宫赶来,在乾清宫中质问朱慈烺:“你想做什么?”</p>
朱慈烺一脸无辜的反问:“父皇何意?”</p>
太上皇急赤白脸道:“我没意思,我就想问问你什么意思!”</p>
他满脸的不开心,情绪有些激动道:“在位期间丢弃国土不复者,不得入太庙,必入菜庙?你的意思是朕百年之后不能入太庙了?”</p>
论到大明哪个皇帝丢弃国土最多,自然是眼前这位崇祯帝,半壁江山都被李自成抢去了,他不着急谁着急?</p>
按照天武皇帝的说法,老子死后还得去菜庙陪英宗?这不丢死人了!</p>
无论怎么说,崇祯是万万不能接受的,哪怕是现在翻脸,断绝父子关系,他也不能接受!</p>
朱慈烺愕然,朝会上宣布这条祖训之时,他还真没考虑过太上皇,这就有些尴尬了。</p>
为了稳住眼前这位已然处于暴怒状态的老上皇,朱慈烺将他请坐下来,打着哈哈道:“父皇多虑了,儿臣不是说了嘛,后世子孙,在位期间丧师辱国,丢弃国土不复者,不得入太庙,您是先辈,不在内的......”</p>
太上皇狐疑的看着他,显然有点不信。</p>
这死后之事还不是你一个人说了算,你现在说的好听,但时候一道旨意,再把老子安排进菜庙,老子能怎么办?</p>
趁着老子没死,今天必须把话说明白了!</p>
太上皇恨恨道:“你都把英宗移除太庙了,还有什么不敢干的!朕不信,除非你现在立字据!”</p>
“立字据?”</p>
朱慈烺先是愣了一下,随即头大无比,他耐心的劝慰道:“父皇,您这样想,当年决定北伐之时,朕还没有登基,还是崇祯朝,这北伐光复国土之功,有您一半呢!”</p>
“哦?还能这么算?”太上皇愕然,接着脸上闪过一丝快乐。</p>
朱慈烺坚决的点头道:“必须这么算啊!”</p>
他转过头,对身边的史官牧冶道:“史书上是这么记载的吧!”</p>
史官站起身来,连连点头,道:“回陛下的话,是这样的记载的,崇祯十六年,李贼破神京,帝巡幸江南,于武英殿召太子及群臣,共议北伐......”</p>
史官牧冶张口就来,现场编书,将当初朱慈烺登基前主持北伐军议的情景描述了一遍,其中还多了运筹帷幄的崇祯皇帝。</p>
听着史官的描述,太上皇朱由检自己都觉得有些不好意思了。</p>
他干笑了两声,指着牧冶道:“作为史官,还是秉笔直书,实事求是的好,稍微提朕一笔就行,当时主要还是太子的功劳.......”</p>
牧冶连连称是,又转头看向朱慈烺,向他请示。</p>
朱慈烺微微点头道:“就按照太上皇的意思办,对了,还有太上皇御驾亲征灭清之事,特别是阵前骂汉奸的史实,一定要详细记载!”</p>
牧冶如小鸡啄米,作为史官,载言记事,都是字斟句酌,斤斤计较的。</p>
然而事关君王的一举一动,却是有选择的记载,皇帝有功绩,做好事,自然要大书特书。</p>
就是没功绩、没干好事的皇帝,必要时也要虚构一些载入史册,衬托一下。</p>
这些都是历朝历代史官的行规了,这叫假人之美,藉为私惠,还算好的。</p>
还有一些史官,直接颠倒黑白,自称我长,相谓彼短,把坏事说成好事,或者略外别内,掩恶扬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