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2章(1 / 2)

像这样挤满了流民的小巷,到处都是,几乎是男子们被征发了,而老人和妇孺蜷缩在这里,有时也会被官府调去修葺城墙。</p>

此时,曹端焦灼的在人满为患的地方抬头寻觅着。</p>

他才二十七岁,正是壮年,在城外本是务农,此时却也穿戴了甲胄,腰间挎着武库里分发的,刀刃有些微卷的刀,似乎半旧皮子的甲胄挡不住寒风,因而他孱弱的身体有些瑟瑟发抖。</p>

可最后,他似乎终于寻到了什么,眼眸一下子的亮了一下,面露喜色,而后疾步朝着一个‘草窝’快步而去。</p>

这个草窝里,正蜷缩着一家人,有一个年迈的母亲,一个蓬头垢面的妇人,还有一个脏兮兮的孩子。</p>

“娘,”曹阳大叫一声,快步上前,而后身子跪坐在与污水混杂一起的干草里。</p>

他身子跪直了,直视着眼前的老妇人。</p>

老妇人脸色蜡黄,听到声音,很缓慢的抬起头,浑浊的眼睛努力的辨认,这才知道来人是自己的儿子。</p>

一时之间,老妇人大喜道:“大郎,你今日不必卫戍?”</p>

曹阳左右打量着,看着周遭的环境,又见母亲如此,顿时泪流满面。</p>

一旁抱着孩子的少妇,乃是曹阳的妻子,妻子从彷徨中,似乎也看到了主心骨一般,忙是推着怀里昏昏欲睡的孩子,欢喜地道:“快,快叫爹……”</p>

“爹……”孩子脆生生的喊着。</p>

曹阳便捏捏儿子的脸蛋,这蜡黄的脸蛋上结了壳,孩子很瘦弱,只剩下皮包骨了,他眼睛却是直勾勾的盯着曹阳腰间的佩刀,露出羡慕之色。</p>

曹阳点点头,又看向母亲,深吸一口气,才道:“娘,儿子今日不必当值,司马下令,让我们从义军今日休息一日,明日……可能要出击了。”</p>

一听到出击……</p>

无论是曹母,还是这少妇,都不免露出了慌乱之色。</p>

只有那半大的孩子,似乎还懵懵懂懂。</p>

曹母的脸上露出了痛苦之色,已是老泪纵横,她当然清楚,出击就意味着危险,甚至可能自己的儿子,永远回不来了。</p>

她身躯颤抖着,努力的打量着曹阳,似乎唯恐自己的儿子即将消失在自己眼前,总是忍不住想要多看几眼。</p>

曹母随即收了泪,哽咽的用手肘擦拭了即将要流出来的清涕,用力地吸了口气,而后道:“大郎啊,你的祖父,就是死在了征讨高句丽的路上,他们说得了什么疾,拉了几天的肚子,就死了。你的父亲……”</p>

曹母说到此处,双肩微颤,如老榆树皮一般的将脸埋下来,带着哭腔道:“你的父亲,是和大凉人冲突而死的。现如今,你也要出击了……你……你一定要活着回来啊……”</p>

“喏。”曹阳重重的点头,而后用力地道:“我一定活着回来。”</p>

“可也不能逃,不能做缩头乌龟,如若不然,高昌就完了。”曹母努力的交代着。</p>

高昌国数百年来,都处于非常险恶的环境,他们斑斑血泪的历史中,非常清楚战争的失败意味着什么,男子若是胆怯,若是不能尚武,就意味着更多人被屠戮,没有任何的侥幸。</p>

曹阳正色道:“儿子已做好了杀几个唐贼的准备了。”</p>

“好好好。”曹母不断地点头,又是心痛又是欣慰。他伸手,摸着曹阳的脸颊。</p>

母子二人,抱头痛哭。</p>

而后,曹阳突然想起了什么,忙是解开了腰间的一个食袋,将食袋打开,而后一个馕饼露了出来。</p>

这里气候干燥,馕饼早就脱水严重了,像石块一般。</p>

曹阳道:“司马说了,明日出击,从义军的将士们,都要吃顿好的,分发了大饼下来,我留了半块。”</p>

一旁的孩子听罢,顿时欢呼,贪婪的看着馕饼,这东西对于一个孩子而言,有着致命的吸引力。</p>

平日务农的时候,一年到头,也未必能吃上这样的饼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