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对于李世民而言,这是一个极恶性的事!</p>
既然他认为儿子和自己有骨肉亲情,不会反。太原势单力薄,也不敢反。那么这封奏疏,显然就是这个叫狄仁杰的人哗众取宠了。</p>
可是……小儿哗众取宠便罢了,却直接离间天家父子亲情,让天下人来看这个笑话,这算不算大逆不道之罪?</p>
而另一方面,房玄龄对此并不认同,因为房玄龄认为,这只是小孩子胡闹而已,他也认为按情理来说,李祐不可能反,除非这李祐脑子被驴踢了。</p>
可他对这件事看待的角度不一样。他觉得还是应该保下这个孩子,这个孩子从奏疏里的字迹来看,是个颇用功的人,而且他的父祖,在太原也很有名望。若是因为此事,而直接祸及一个小儿,天下人会怎么看待朝廷呢?</p>
于是,君臣二人算是卯上了,为了这件事,其实李世民和房玄龄二人已经没少进行争论了。</p>
长孙无忌则是坐在一旁看热闹,对于李祐,他是没有好印象的,理由很简单,但凡不是长孙皇后所生的儿子,他一向都不会有好印象。</p>
此时听李世民道:“无论如何,也不能让此子无罪,理当拿下,先行囚禁,再令刑部议罪处置,国家自有法度在此,如此诬告,岂可轻视呢?”</p>
房玄龄则道:“陛下,若是刑部过问,此事反而就告知于众了?臣的意思是…”</p>
“陛下,儿臣能否说一句公道话。”陈正泰这个时候,终于打破了君臣二人的争辩。</p>
李世民听着陈正泰要说公道话,心里已了然,陈正泰乃是自己的弟子,而且也是皇亲国戚,自然是帮朕的了。</p>
于是他饶有兴趣的道:“你说来听听。”</p>
房玄龄心里想,陈正泰虽然爱溜须拍马,不过此人倒是没有干过什么太过伤天害理的事,或许这家伙……会为那狄仁杰说上几句好话吧。</p>
却听陈正泰道:“陛下有没有想过……晋王殿下……当真有反叛之心?”</p>
“什么?”李世民的脸抽了抽。</p>
房玄龄脸色也一变。</p>
敢情……这陈正泰和狄仁杰才是一伙的。</p>
这也叫公道话?</p>
李世民眉间,隐着愤怒,绷着脸道:“李祐是朕的儿子啊,朕是看着他长大的,他自小性子就羸弱,知书达理,历来都是循规蹈矩。朕将他封在太原,他每月都会修书给朕,嘘寒问暖,你现在告诉朕,这样孝顺的儿子……竟会反叛?”</p>
对呀,这样的人,会干出这样的事吗?</p>
房玄龄这时候,居然也和李世民站在了一起了。</p>
大家开始左右横跳起来。</p>
房玄龄于是道:“太原的兵马,不过三万人而已,区区三万之众,也未必都归晋王殿下节制,若是反叛,岂不是以卵击石?晋王殿下就算是再不孝,也绝不会如此不明智吧,殿下,你这话……言过了。”</p>
“人为什么一定要理智呢?说不定人家就想做皇帝,就要造反呢?”陈正泰蛮横的道:“又或者是……他觉得自己就是比别人聪明,就是不服气呢?人造反的理由有很多,为什么一定要兵强马壮才会反叛?若是兵强马壮才能反叛,那么这天底下,还有反叛的事吗?”</p>
房玄龄:“……”</p>
这也叫理由?</p>
李世民已是气的七窍生烟,因为陈正泰这番话,理由是有的,可是陈正泰显然忽视了父子之间的情感因素。</p>
虽然李世民杀兄杀弟,虽然他逼迫自己的父亲李渊退位。</p>
但是不得不说,这不妨碍李世民认为自己和儿子们之间是父慈子孝的。</p>
自己杀兄弟,那是因为自己的父皇李渊的教育有问题。</p>
可是朕的教育,会有问题吗?</p>
李世民终于冷冷地蹦出了一句话:“真是一派胡言!”</p>
“陛下啊。”看着一脸怒气的李世民,陈正泰觉得自己还是该苦口婆心的说说,于是道:“陛下既然接到了检举揭发,无论检举之人是谁,为了防范于未然,都该派人去巡查,调查事情的真假……”</p>
“事情已经调查的很清楚了!”李世民正色道:“朕已派了侯君集前往太原,侯君集调查回来的结果是……根本没有这样的事!”</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