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端午节就是为了纪念屈原吗?(2 / 2)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端午节纪念屈原的说法成为南方的主流之后,随着隋唐时期南北文化交汇的大繁荣,北方也渐次接受并传承发展了端午节食粽、划龙舟等重要习俗。</p>

至此,端午节在唐代便正式定形,成为全国性的重要节日。</p>

后来在岁月更替的历史长河中,人们围绕端午节纪念屈原之说又拓展附会了很多说法。</p>

有说是纪念春秋时期割股奉君而不求荣华的介子推,纪念吴国忠臣后化为涛神的伍子胥;也有说是纪念东汉孝女曹娥,因其父溺于舜江后,14岁的曹娥昼夜沿江号哭,在五月初五这天投江,三天后抱出父亲的尸体。为感念曹娥的仁孝,人们修建了曹娥庙,所居镇称为曹娥镇,舜江也改称曹娥江。至今曹娥出生地上虞,就以孝文化为主题,在凤凰山麓建有一个中华孝德园。</p>

还有说纪念打败吴王夫夫差的勾践,纪念为革命作出牺牲的"鉴湖女侠"秋瑾等等。</p>

其实,关于端午节无论哪一种说法,都是一种哀思,寄托了人们对爱国忠义之士及英雄人物的怀念,对"仁孝"美德的点赞之情。</p>

四、端午节内涵丰富博大精深</p>

不过,端午节的意义还不仅如此。</p>

在二千多年漫长的岁月延展过程中,端午节还有很多不同的象征意蕴在里面。</p>

端午节称"重午""五月节""粽子节""龙船节"倒不难理解,称"端阳""正阳""夏至节",则是因为在古时,五月初五这天正好是太阳落在北回归线上,白天最长,夏夜最短,阳气正旺而得名。</p>

端午节称"天中节",也是因为五月五日正是夏季之中而谓之,这在《岁时风物华纪丽》中有记述。</p>

又据《大载记》,云五月五日"蓄兰为沐浴",故而端午节还称"沐兰节"。盖因屈原是有名的浪漫主义诗人,端午节也就有了"诗人节"之说。也因为孝女曹娥、烈女秋瑾之故,端午节便有"女儿节",甚而直接定位为"端午女儿节"之说,后来拓展为端午节这天应格外关爱父亲,以此对父亲表达深深的敬意。</p>

更为突出的是,五月初五的端午节,原本是九毒之首的不吉之日,因古时人们视五月为毒月,五日为恶日,要禁欲斋戒,这一天需驱毒避邪才好。</p>

于是,禳解、祛除及避毒便成了端午节古老而又年轻的重要习俗。</p>

人们将艾草扎成一束,挂于大门正上门,或插菖蒲艾叶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避邪等等,遂成为民间过端午秉持的一道特色。</p>

此外,在小孩额头上用雄黄酒写上大大的王字,女子更汤沐浴以驱邪,也是过去民间过端午又一道闪亮的风景。</p>

正因为端午节有着如此博大精深的意蕴内涵,韩国于2005年11月24日向联合国申报了江陵"端午祭"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我国亦于2009年10月30日正式申报中国"端午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唯一以节日入选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p>

可见,端午节的厚重,其文化底蕴确与清明、中秋、春节不相上下,的确值得坚守与重视。</p>

又一年端午在即,谨祝全天下的人们端午安康,与家人一道过一个祥和幸福的端午节!</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