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2 / 2)

但是,若遇上以前高知县那样的贪官,又撞上年成不好,庄稼歉收,那慈幼局的孩子,也就不得不挨饿受冻了。</p>

真遇到极端情况,饿死的也不是没有。</p>

按照慈幼局设立的初衷,养在慈幼局的婴孩,官府不仅免费提供粮食衣物,生病了免费看病,而且孩子到了一定年龄还可以入学读书,确保他们能够学习基本的读写和算术等技能,以便日后独立生存。</p>

但,那也只是在京城、江南等繁华地方,才可以实现这种设想。</p>

像云南这种偏僻地方,地方财政能够拨付过去的款项少得可怜,居民的捐赠也有限,再加上穷地方的弃婴更多,慈幼局的日子向来过得紧巴巴的,吃了上顿没下顿,更遑论说读书了。</p>

这样,慈幼局的孩子勉强到了成年,出去的时候,身上什么技能都没有,男的要么卖身到大户人家里当小厮,要么到酒楼当小二跑腿,女的要么嫁人,要么像小满她们一样,靠洗衣裳之类的无门槛的技能挣点辛苦钱过活。</p>

所以,慈幼局的经营陷入了一种不良的循环中,只能勉强让孩子们活着,却不能够教会他们如何更好得活下去。</p>

樊大善每每想到这个问题,都夜不能寐。</p>

好不容易听说郑晴琅这个出了名的大善人,开了间女子私塾,便觉得自己为慈幼局的女娃找到了出路了。</p>

他甚至都没有细想束修之类的事情,便匆匆忙忙拉着韩知县上门来了。</p>

郑晴琅见他脸色为难,忙笑着说道,“樊老先生不必担忧,我不会狮子大开口的。只是,如韩知县所说,那么多个孩子,吃穿用度算起来不少,所以,希望按照孩子们的数量,慈幼局那边每日花在孩子们身上多少伙食费,转给私塾这边就行了。至于其他杂七杂八的费用,就由私塾这边承担了。”</p>

樊大善那颗高高悬着的心,听到对方这么一说,瞬间着了地。</p>

“哎呀哎呀,这,这当然可以啦,您刚刚说束修,我还以为,哎呀,真的是不应该,我怎么会这么想薛老夫人您呢……”</p>

韩知县也在一旁欢喜坏了,他刚刚也在纠结束修的事情。</p>

办私塾收束修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不能因为学生是来自慈幼局的,就让亲家这边减免这项支出。</p>

但是,地方财政有限呀,他今年计划要做的事情可不少呢,临时增加的花费能少就少。</p>

几十个孩子的束修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哩。</p>

想到这里,他冲着郑晴琅举起大拇指,“老夫人,还是您大气!”</p>

郑晴琅笑道,“我也是刚好有这个财力,不然,就算是有心想要做这事,也做不来。再说了,三娘豆酱的成功,少不了宜良县百姓的支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嘛。”</p>

韩知县大赞,“好一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要是宜良县的人都像你这个想法,我这个父母官就容易当多了。”</p>

樊大善也附和着夸了她一遍,然后似乎不太放心的样子,又再次确认道,“那,那六十八个孩子的事,就算妥当了?”</p>

郑晴琅摇摇头,笑道,“不,不是六十八个,算上那九个十五岁以上的,一共是七十七个。”</p>

樊大善的心,随着她那摇头的动作,又提了起来,最后听完后,忍不住大大吐了一口气,“老夫人,您有时候说话真是太吓人了。”</p>

郑晴琅笑道,“樊老先生,放心吧,我怎么样,也不会辜负你一腔慈心的。”</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