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飞后的第二天,王晋阳就离开了蓉城。</p>
虽然王晋阳没有再提过什么关于J-12的话题。</p>
可方想知道,王晋阳之所以提起J-12,并不是他有多想搞。</p>
而是他突然站到了自己之前没有登上的高度后,产生的迷茫。</p>
是的,迷茫。</p>
王晋阳现在看似是替代了方想,成为了112厂的副总工和J-10的总负责人。</p>
可其实,J-10所有的工作,基本上都被方想做完了。</p>
试飞过那四次后,剩下的,也就是收尾阶段了。</p>
其实按照正常的研发过程,试飞只是一个开始。</p>
试飞后,会寻找机型的各种问题,进行改良和调整。</p>
然后针对军方的要求,再进行改装和改进。这也是一个长达数年的过程。</p>
可方想拿出的方案与常规的研制流程不同。</p>
J-10和J-11的图纸一经诞生,说远远超过了同期全世界的同类战机二十年也不为过。</p>
用后世的话说,那就是黑科技了。</p>
什么战斗指标,什么数据标准,几乎完全超出了军方对未来的构想和需求。</p>
简单点说,就是军方想要一个四维战斗力50的战斗机。</p>
而方想直接给出了一个四维战斗力200的图纸。</p>
这也就算了,更过分的是,当原型机诞生后,军方发现,这居然和其他原型机不一样。</p>
压根就不需要大量的修改,基本上就可以当做是一款高度成熟且完整的机型来看待了。</p>
这剩下了多少年、多少钱、多少精力?</p>
你就说军方还会有心思看其他的吗?</p>
这也是为什么方想的图纸交给李教授后,军方和国家基本上就没有再度研发其他战机的想法了。</p>
也就是原本历史上很多诸如J-12这样胎死腹中的方案,没有立项的缘故。</p>
除了J-7和J-8外,基本上这些年,空军是没有再对其他新式机型有什么兴趣。</p>
只是限于当初的材料和科技水平,以及那些年的风暴。</p>
军方是只能看着钓在眼前的这根胡萝卜,吃不到而已。</p>
如今到了80年代,这根胡萝卜终于历经千辛万苦,拿到了手里。</p>
可转头向全世界范围看了看,J-10或许依旧算先进的,能打的。</p>
但站在很高的那些人,心里都很清楚,未来的J-10能够发挥的空间,已经没有多少了。</p>
而J-8呢,也是一样的道理。</p>
只是八爷毕竟已经是成品了,即便是小修小补加小改,花费也比全面换装J-10要少的多的多。</p>
尤其是在如今国际局势稳定,国内主要的精力,掉头开始搞经济的前提下。</p>
王晋阳是很聪明的人,不然也不会走到现在。</p>
他也看到了这一点,所以才会对自己的未来有些迷茫。</p>
而让他迷茫的,还有一条更重要的原因。</p>
年龄。</p>
他现在刚过五十,按理来说,还算是年富力强的阶段。</p>
可放在科研界,50岁,是黄金期的开始。</p>
他刚刚进入了黄金期,却面临项目中止,或者完结。</p>
可想而知,这对他的打击,有多大。</p>
所以,他才会突然提出要造一个J-12的想法。</p>
话,说着简单。</p>
但其实王晋阳和方想心里都清楚。</p>
短时间内,国家不会再有新的科研项目了。</p>
J-10的设计已经定型,剩下的,就是看国家准备造多少的问题了。</p>
至于后续的工作,要不要研发升级改良,会不会跟七爷八爷一样,有II型,甚至III型,暂时还未知。</p>
不过那都是后话了,起码对现在的方想来说,他没有太多的精力去照顾王晋阳的想法。</p>
J-11的首飞,也仅仅是成功的第一步,后续还要二次、三次甚至更多的试飞。</p>
如果军方认可,国家看重,那么后续还会有更多的试飞。</p>
当所有试飞科目都完成后,便会进入试验机的制造过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