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奭对房俊鄙视不已。</p>
说什么为了壮大兵部使之成为名副其实的大唐军事中枢,所有冠冕堂皇的说辞还不都是为了掩饰自己从中捞钱的事实?</p>
否则为何巴巴的将自家的施工队自牛渚矶南山矿场拉回来……</p>
他倒不是嫉妒房俊从兵部的工程当中赚钱,有道是“有权不用过期作废”,又所谓“千里为官只为财”,既然能够执掌兵部,利用权力赚取一些灰色收入,本无可厚非。</p>
他只是瞧不起房俊嘴上说的漂亮,实惠却一点不肯少拿而已……</p>
柳天养却是在不理会柳奭,而是紧紧盯着吉士驹,稍作犹豫之后,凑近房俊小声问道:“二郎,何以让这个倭人在这里?此间皆是大唐最高之技术,万一被这倭人学了去……”</p>
这种担忧很有必要,不过房俊不以为意。</p>
轻声回道:“看看又能如何?一则,某是为了对其展示信任,这有利于日后与其展开长期的合作,再则,没有核心的炼钢技术,没有具体的高炉图纸,你认为这个野人只是看看,就能学了去?呵呵,你也太看得起他了。”</p>
柳天养想了想,觉得房俊说得有道理,自己的确是高估了倭人。</p>
这帮矮矬子连自己的文字都没有,生搬硬套的将汉字拿去记录史实,又哪里能够懂得高炉的建造、熔铁炼钢?</p>
不过沉吟片刻之后,柳天养还是奓着胆子提醒道:“凡事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不小心就被这些倭人看懂了呢?二郎勿怪小的多嘴,正所谓小心驶得万年船,就算他们看不懂,也还是应当严加保密为好。”</p>
房俊抬眼看了看一脸严肃的柳天养,微微颌首,正色道:“你说的不错,以后任何不属于铸造局直属之官员,不许擅入铸造局,更不许观摩铸造局任何一项事务。这回事出有因,且是某的过错,只此一次,下不为例。”</p>
自己还是有点想当然了……</p>
就算旁人看不懂高炉的构造和炼钢的技术,然而正如柳天养所言,万一呢?</p>
这世间从来都不缺乏惊才绝艳之人物,万一就有这么一个人只是看看便领略了其中之原理,并且将这些超越时代的技术带去大唐的敌国,那得有多冤枉?</p>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房俊觉得柳天养的警惕性很好,并且要从此给铸造局立下规矩。</p>
柳天养激动得浑身发抖……</p>
作为一个家奴,胆敢驳斥家主的言论就已经是大逆不道,就算因此而被打死都有可能,更别说房俊不但原谅了他的以下犯上,甚至深以为然的全盘接受……</p>
二郎,不愧是有大心胸、大气魄的豪杰!</p>
古时豫让为报答智伯瑶知遇之恩,伏桥如厕、吞炭漆身,多次行刺赵襄子,最后自刎而死,留下了“士为知己者死“的千古绝唱。</p>
难道自己还不如一个古人么?</p>
柳天养心情激荡,单膝跪地,沉声道:“愿为二郎效死!”</p>
他这举措反倒将房俊弄得一头雾水……</p>
在他想来,只要是好的建议,那么毋须在意提建议的是个家奴亦或是街边的乞丐,都应当采纳。柳天养固然顶撞了自己,可是他的建议弥补了房俊一时大意所造成的疏漏,有功无过,何以居然引得柳天养这般反应?</p>
其实他虽然穿越来了唐朝,但是对于古人的一些性格习惯以及价值观并未融汇贯通……</p>
以豫让为例。</p>
豫让曾说“吾所谓为此者,以明君臣之义“,他除了有“以国士遇臣,臣故国士报之“这报答知遇之恩的情结外,还试图以自己的行动证明人间道义、人的气节和忠义。</p>
古代侠士,完全不像今人“鸟为食亡、人为财死“,他们对人生价值的衡量完全以精神为标准,一生也甘为一些理念、原则而执著追求甚至献身牺牲。</p>
他们讲究的是精神上要有横贯日月的浩然正气,人生价值则要有着高于物欲和世俗的升华和辉煌!</p>
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然而人们所追求的真正意义,却在发生着质变……</p>
柳奭与吉士驹则对柳天养的举止不以为然,身为家奴,难道不应当这般表达忠心么?</p>
没什么大惊小怪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