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的皇儿愿驻守边关?朕听煊儿一席话主战不和,此危局大战将起,边关乃兵凶战危之地,此时你不可前去。”</p>
鼎文帝直接拒绝,</p>
“父皇!儿臣心意已决!”</p>
鸿煊在这朝堂之中,没有配置属于他的官员势力,母亲香妃也没有留给他政治遗产。</p>
而如今已经暴露了他的才学谋略,二皇子派系和其他有权势皇子派系,能够容得下他吗?曹皇贵妃能容得下他?</p>
六部尚书,内阁大臣,司礼监太监,这些人脉七皇子鸿煊一个都没有。</p>
而当朝皇后的亲生儿子是三皇子,大皇子是邓皇贵妃的亲生儿子,他们各有派系和支持者,这些人能容得下七皇子鸿煊争夺太子之位吗?</p>
他若不跳出樊笼,还傻傻地留在皇宫之中,后果可想而知。</p>
皇宫太子权位斗争最是残酷血腥,鸿煊留下来只有必死的结局。</p>
就算是得了太子之位,没登临皇帝宝座之前,依旧充满变数,北商太子不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吗,拥有前世记忆的鸿煊更加明白。</p>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父皇!我若不去,才叫纸上谈兵,毫无建树,大丈夫立于天地之间当建功立业,我即是皇子,在危局大战将起之际,更要守住边关,还我大奉百姓一个太平。”</p>
昭武将军德念之向鼎文帝叩首:“皇上!老臣愿带兵前去灭了那三十万铁骑。”</p>
鼎文帝之前主和,没有同意昭武将军德念之的请求,</p>
可现在听完鸿煊所说的主和既是亡国策论之后,就想同意老将军德念之请战要求。</p>
鸿煊拱手对着昭武将军德念之行了一礼,而后对着鼎文帝说道;</p>
“父皇!昭武将军不可前往北境边关。”</p>
“殿下!老臣为何不可去?主战不是殿下提出的吗?”</p>
鸿煊没有与之辩论而是对着鼎文帝继续说道:</p>
“儿臣有一策!能解南北战争危局。”</p>
满朝文武都噤声侧耳倾听。</p>
鼎文帝坐回龙椅正襟危坐:“今日方知煊儿奇谋,说出你的计策。”</p>
“父皇可派遣昭武将军前往云州,昭武将军在云洲则南疆叛军不敢轻举妄动,”</p>
“而北方边关三十万骑兵,我大奉国不可与之交战,边关据险地而守,城池更是易守难攻,”</p>
“那三十万骑兵人吃马嚼,消耗巨大,就算现在有后方补给那也是迫于新国主跋辛的威势,”</p>
“本皇子驻守北境边关,命令诸将只要坚守不战,据险而守,北商的三十万骑兵士气定会衰竭,无功而还,回到北商的新国跋辛主出师不利会遭到政敌的攻击,北商朝政一定会动乱。”</p>
“这就是儿臣的防御战计策,不求杀敌,目的只为消耗三十万骑兵的物资补给,让北商权贵对新国主不满,没有战果,那跋辛威信全无!”</p>
整个太和殿所有的大臣都震惊呆愣住了,就算是昭武将军德念之这样的老将,听完之后也是茅塞顿开,“妙计!妙计啊!七皇子殿下有如此智谋!”</p>
朝中王公大臣们无不赞同钦佩。</p>
曹皇贵妃美眸之中露出震惊之色,她与自己兄长对视一眼,而后目光看向了张首辅。</p>
张首辅虽然同样钦佩鸿煊,可眼眸深处却深藏恨意,今日的七皇子太过锋芒毕露。</p>
他知道这种锋芒只会有两种结局。</p>
张首辅叩首:“七皇子殿下的计谋老臣佩服,可是那新国主不退兵,反而绕开边关守城,直接进攻我大奉国,那又该如何应对,那新国主年轻气盛显然不好对付啊。”</p>
“哼!那北商新国主若是绕开边关守城,直接进攻我大奉国,这是取死之道必死无疑!本皇子镇守边关城只需要派一只精锐骑兵!攻击他们后方补给线,父皇再派大军牵制北商骑兵主力部队,不出七日这三十万骑兵不是饿死就是被我大奉军队以逸待劳地追击斩落于马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