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公主婚姻(2 / 2)

故意选择在祖母丧期结束前几天中,让被逼出家的前二婶冯氏还俗,并复封崇国夫人。</p>

没几年赵颢的儿子赵孝骞在他爹的遗表中夹带私货,请求让恢复封号的老娘冯氏回王府生活,得到哲宗的允许。</p>

被迫在瑶华宫居住了十八年的冯氏终于还俗归家。</p>

被坏丈夫、恶婆婆联手欺负的苦媳妇,总算苦尽甘来,可以跟着儿子享清福,来个完美大结局?</p>

回府四年的冯王妃,在年过半百的时候,和她位下的使臣刘靖有私情,红杏出墙了!</p>

这实在太打皇帝的脸面,哲宗皇帝当时的心情大概也是无以言表,下诏命冯氏再次出家,号守真大师,重去瑶华宫住着吧!</p>

这就是三次出家的原委。</p>

糊糊:“所以在宋朝的背景下,进士不会尚公主,驸马弄死公主都不会丧命,更何况民妇。</p>

百姓的对包公和其他几位阎王的期待,无非是因为古代清官、好官难得,所以老百姓们很难得到真正的公平对待。</p>

生前如此,便只能寄希望于死后,这也就有了四位在地下秉公执法、公道无私的阎君。</p>

阎罗生前都是正直之人,恰恰迎合了老百姓心中阎罗的形象。”</p>

吐鲁番的葡萄熟了:佛教就是这样发展起来的,忍耐,然后往生极乐。</p>

银河系系花:所以别问为何本土道教为何发展不如人,求的都是现世报,道爷有反他是真造啊!</p>

痴人说梦:贫道张角,请大汉赴死!</p>

彩云之南:所以到后来道教的泰山府君反倒没有地府阎罗知名。</p>

嬴政手指按在粗糙的竹简上,反复咂摸,“原来这就是佛教。”</p>

和战国的慷慨风气截然不同,但利于统治。</p>

糊糊:“和宋朝公主待遇有的一拼是明朝公主,明朝不和亲,公主不用远嫁外番,但由于风气趋于保守,同样倒霉事一大堆。</p>

在明朝有一个很好玩的规定,这个制度是专门针对皇家公主郡主的。</p>

那就是所有的公主郡主,都不允许和朝中官宦子弟结婚,他们的结婚对象须从平民或低级官吏家庭中选取,而且子弟被选中的人家,近亲便不能再出仕为官,即使已经做着官的也得退休回家。</p>

为何会有这么奇怪的规定,这个主要是,明朝为了防止外戚专权,利用公主的身份,借助各种渠道,干涉国家政事。明朝的做法,就是为了斩断条路。</p>

因此既然不能嫁给官宦子弟,那就在民间挑选才子佳人吧。虽然娶公主,并不能对自己的仕途有任何帮助,但是公主丰厚的陪嫁,也是人们觊觎的对象,因此很多人都想方设法,和公主缔结婚姻,成为朝廷驸马。</p>

这样的事情,在明英宗时期就屡见不鲜。</p>

出现很多可笑的事情,那就是公主被骗婚,很多驸马在得到嫁妆之后,就携带逃跑,丢下公主。</p>

从这里看这条政策,虽然减少了外戚专权的几率,可是也减少了联姻对皇权的稳固的加持。</p>

开国初期,大明的公主,还能找到门当户对的夫婿,到了后期,几乎都是嫁给了下九流之家,也沦为太监官僚的揽财工具。”</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