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万死不悔【一更,求订阅】(1 / 2)

听到这个消息,天下众人的第一反应是“不可能”,第二反应是“陈氏又在玩什么花招”,第三反应是“啊?”。</p>

陈氏被罢官了?</p>

但这个消息还不是最炸裂的消息,随着陈正被罢官,陈氏在朝为官的另外一位担任司寇的弟子也“辞官”了。</p>

这两位的辞官好像是引发了连锁反应一样。</p>

上卿韩非辞官,隐居咸阳城,不再过问世事,没有任何理由。</p>

丞相府中一小吏“张良”同样辞官,隐居咸阳城,不再过问世事。</p>

毕竟他的儿子冯劫已经担任御史大夫了,若他也成为三公之一,那冯氏一族的权势岂不是比昔年的陈氏还要大了?</p>

今日的陈氏是什么下场?</p>

虽然并不算很惨,但在朝中的两位举足轻重的大员都失去了位置</p>

虽然今上尚且没有收回属于他们的封地,但看现在始皇帝的态度,这似乎也不是什么很遥远的事情。</p>

这已经是这几年来的第三封了。</p>

“你怎么来这里了?”</p>

“士”这个阶层消息的流动性本就是很强的,毕竟谁还没有一两个亲戚和人脉关系了呢?</p>

但当他们知道了这其中的缘由后,几乎是所有人都对这件事情闭口不谈了。</p>

如此这般的.胸无大志?</p>

陈正坐在屋檐下,拿着手中的竹卷轻松的翻阅着,脸上带着的是满满的“幸福”之意味,或许离开了朝堂的他真的感觉到了愉悦吧。</p>

只是简简单单的、轻飘飘的一句话,便让许多黔首将信将疑,若说官吏的话只是让他们动心了的话,那么周围“士卒”回来后迫不及待的带着家人选择百越土地的事情,便让这些黔首完全放下心来。</p>

陈正神色不变,陈氏应对这样的诏书向来是有办法的,而且是最管用的办法。</p>

他站了起来,将手中竹卷放下:“拖着就是了,依照之前的先例做就行,陛下发此诏书也不是真的想让我回去,只是碍于天下形势和颜面,所以做出的样子罢了。”</p>

本来修订秦律是李斯、韩非、司寇一同收拾整理的事情,但是此时司寇和韩非一同辞官,只剩下了一个孤苦伶仃的李斯。</p>

想要让中原的黔首离开故土,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有些时候只要用对了理由,往往不可能的事情也会变成现实。</p>

这样的人哪里是那么容易找到的呢?</p>

陈居略微犹疑,后又开口说道:“父亲,此次好像是不一样的。”</p>

因未曾加冠,所以如今的他只是短暂的用布以及簪子将头发束缚,身上一阵青色的袍子,腰间悬挂香草容臭,一块青翠色的玉珏悬挂其中,发出叮当作响的声音。</p>

而也因为司寇的辞官,所以如今李斯不仅要负责廷尉的事情,还要负责司寇的事情。</p>

百越之战发起自始皇帝刚刚登基后不久,而如今也有两三个年头了,这对于大秦来说算的上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了。</p>

而这一场战争所带来的好处以及坏处也是显而易见的。</p>

听雨、品茗、展卷,这样的生活才是陈正真心向往的,自始皇帝六年到现在的始皇帝八年,陈正辞官已经足足三年了。</p>

雨水从屋檐下不断的汇聚,而后冲刷到“中堂”下的池塘中,池塘中时不时的有一两尾鱼儿游动着。</p>

说完这话后他又看着四周,轻声道:“此处不可有人。”</p>

之后训练出来的“死士”或许比不上“黑冰台”,但也相差不多。</p>

好一派钟灵蕴秀的模样。</p>

他沉默的说道:“陛下不仅下了诏书,并且送来了一封密信。”</p>

一道道脚步声响起,这声音不急不缓,显示出来人不骄不躁的心理状态,而这声音巧合的与天空中的雨水声相合。</p>

“陛下如此,陈氏又有什么别的想法而不配合陛下呢?”</p>

始皇帝七年的时候,天下间的事务已经忙碌到了一个极点。</p>

百越之战,结束了。</p>

陈正被罢官了,那么左相的位置总要有人顶上的,在命运的脚步声中,嬴政决定让李斯来暂时担任“左相”的位置,而令原本历史轨迹中时任丞相的“冯去疾”来担任廷尉的位置。</p>

陈正倒是抬起头看着他,眨了眨眼:“居儿?”</p>

“这乃是陛下亲口所说。”</p>

陈正的身旁,茶壶之上冒着些许白烟,热腾腾的气息扑面而来。</p>

面容清俊,神色不急不缓,虽看着约莫十一二岁的样子,但已然像是一个大人了。</p>

几多风雨错,人自各行行。</p>

“恐怕是有什么重大的事情。”</p>

他低声道:“居儿,你先回去吧。”</p>

那不是找死?</p>

天下间的流言风语并没有影响到大秦这座庞大机器的运转,正如那句话所说的一样,这个天下离开了谁都能够照常运转。</p>

让他离去是正常的,但他父亲后面那句话却是对陈氏中的“暗卫”所说,陈氏自然也是有暗卫和死士的,毕竟这般大的家族怎么可能没有侍卫?</p>

他端起茶杯抿了一口。</p>

这便是陛下的真正目的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