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春妮气定神闲。
看见大妈带着几个人气冲冲的朝她跑来,她也不怕。
她的笋是好货,并且银货两讫,童叟无欺,有什么好怕的?
很快,大妈领着同伴把叶春妮包围了,然后下一句话惊掉旁边人的下巴:“你的春笋还是刚才那价不?”
叶春妮点点头,“那当然,多买就便宜。”
大妈立即接下一句:“我们要十斤以上的,能再算便宜一点吗?”
劳动人民的生活智慧不容小觑,大妈才见识到什么是阶梯式促销,转头已经会意过来,还懂得带来同伴一起团购。
原来这不是来找晦气的。
叶春妮也不是不上道的人,弄懂了大妈的意图,抓住顾客想占小便宜的心理,很爽快的说十斤以上算三毛八好了。
大妈的同伴们七嘴八舌说起来,还想让叶春妮再便宜一点,一会儿说只少了那两分算啥,一会儿又挑剔春笋的品相。叶春妮只是笑,嫌货才是买货人,她让这几个人过过嘴瘾就行。
果然,见叶春妮油盐不进,始终笑脸迎人,大妈带来的几个人仍然把箩筐里的春笋瓜分了一大半。
称走了足足二十四斤的春笋,一共是九块一毛零两分,她只收了九块一毛,还抹掉了两分的零头。
之前挑三拣四的大妈们,真付了钱又喜滋滋的。每个人双手都拿着笋,走到一旁开始瓜分。
叶春妮带出来的满满一筐春笋只剩下小半筐了,旁边眼红她的人默默移开视线,开始卖力叫卖起来。
叶春妮又等了半个小时左右,眼见路过的上班工人越来越少,她才背起箩筐离开。
“大妹子,”之前和她搭话的那位大爷又说话了,“你的笋还没卖完,这就走了?”
叶春妮嗯了声,没走两步便听到身后响起的窃窃私语。
说什么年轻人还是熬不住苦,东西都没卖完就站不下去了;还有说她乱开价的,也不知道哪家的丫头这么傻。
叶春妮只是笑笑,没打算回头和这些人争辩。
有啥好争辩的?
她一点也不把那些人的议论放在心上,她知道这几个人是真正的农村人没啥知识,又在消息和观念闭塞的80年代,哪里懂得什么叫变通。
这条路已经没什么厂工人经过了,就算还有人也是上班时间快迟到,急匆匆走过去的,哪里有空会多看一眼路边的小贩?再等下去也只是白费功夫,倒不如趁着早上买菜的人还有不少,快点转去农贸市场那边。
叶春妮来到农贸市场,等了有小半天的时间,才把剩下的春笋卖完。
然后,她去买了点精粮、土豆,又买了两斤排骨,才骑车回村。
从县城回到塘背村的路她已经很熟悉,来时因为车后座上还带着五十多斤的竹笋,自行车踩得有点吃力;可回去的路上是空车,她脚下踩得飞快,两条粗黑的辫子在风中扬起,一路上盘算是不是应该挖多点笋回家放着,时间如果还早的话,她还可以再拉一筐竹笋出城。
--
“春妮!”
远远见到叶春妮骑车的身影,梁丽英一颗高悬的心终于落回原处,扬手叫她。
“哎!”
快接近家门,叶春妮的车速平稳放缓下来,看到梁丽英是站在屋门前的一处小土坡上等她的,再一看周围的草几乎都被拔了精光,可见其紧张不安的情绪。
她瞥一眼妈妈焦急的脸色,把车停好后,第一时间把兜里的十三块多掏出来,“妈,这是今天卖笋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