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画像里的“熟人”(1 / 2)

孩子们热热闹闹地玩耍,大人们很快忙活好了三大桌饭菜,幸亏孙爱民租的房子够大,要不然这几张桌子都摆不下。</p>

其中孩子们凑一桌,男人们喝酒聊天凑一桌,女人们凑一桌。细想起来,两家大人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聚地这样整齐过了。</p>

两家人在三十年前就认识了。那时正处在特殊时期,袁家老大元恒才14岁,刚刚初中毕业,按那个时代的说法,属于“老三届”。</p>

他就是这个时期下乡的,地点就在孙家所在的刘王庄。当时孙家人看他年龄小,长得瘦弱,没少照顾他。</p>

元恒与孙爱国、孙爱军的年龄相仿,又都属于没什么心机的实诚人,因此几人当时玩的比较好。</p>

在袁家老两口托关系将元恒调回城之后,一家人还抽时间去孙家上门道谢。</p>

后来,虽然两家人生活在异地,但是书信联系是没有间断的。袁家还时常买一些农村不好买到的东西给孙家邮寄过去。</p>

孙家也会给袁家寄一些土特产,两家礼尚往来,始终保持着良好关系。</p>

孙家按说属于手艺人,在哪里都饿不着,因为有家族传承的东西,若认真去做,还能做得很好。</p>

可是孙家那段时间就像是中了邪一样,不管做什么都不顺,或者说,只要他们走出县城想要有一番作为,就会遇到些不可抗力,让他们的美好憧憬瞬间幻灭。</p>

最后,孙家人索性安生了很长时间,不再去走那些看似简单却荆棘丛生的道路了。</p>

可是这样窝在农村,日子都要没有什么盼头了。原本孙爱国与孙爱军两兄弟是有强烈的走出农村的愿望的,可是生活所迫,只能做着小餐馆儿、村宴的营生。</p>

日子虽然有了起色,赚的钱在农村来说算是比较可观的,可与他们当初的愿景实际上是有很大的差距的。</p>

等到弟弟孙爱民长大成人的时候,家里人就想给他找一条不同的出路,让他多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争取能有一番作为。</p>

所以,他们就联系上了江津市的袁家,希望能帮忙留意一下适合孙爱民的工作,或者说营生,让他暂时去过渡一下。</p>

之所以没有让孙爱民到庆阳市里,而是去了几百公里之外的江津市,孙家还有自己的考虑。</p>

他们怀疑之前家里到庆阳市里屡屡不顺,是有人在暗中从中作梗。虽然他们没有证据,也曾归结为可能是“中了邪”,但是被人为设障的猜测更切合实际一些。</p>

孙家人搜肠刮肚,对于藏在暗中的黑手也没有什么头绪。</p>

要说他们跟谁结过怨,倒也不是完全没有,有那么一个,就是他们还姓秦的时候,跟孙老爷子的二叔两夫妻结下了梁子,起因就是秦二爷想要拿着祖传药膳方去卖钱还赌债。</p>

孙爱民的爷爷拒绝了弟弟的要求。不久后,家里的饭庄就失了火,孙老太爷的心血毁于一旦,急火攻心,不久就离开了人世。</p>

后来又遇上了天灾,孙爱民的奶奶就带着两个儿子远走他乡,来到了刘王庄。为了避免再被人惦记上药膳方,还改名换姓生活至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