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又看了一遍信件之后,她突然觉得不太对味。
还记得那首诗吗?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唐代张籍这首《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发生的时间可是在大衍朝之前。
读过书、大有儒商风范的黄公子没听到过这首诗?
送钱也就罢了,这位素未蒙面的黄某人居然暗示要送给她明珠?
是她想太多,还是对方在撩自己?
想了想,裴卿决定以不变应万变,假装没接收到这句话。
万一人家只是单纯想给供货商送礼呢?
但是心里有了那点疑问之后,再回想起前几次的通信,越回想就越觉得波涛暗涌。
二话不说送银子,贴心的把款项全换成零钱,这样一来二去之后提出给她送礼物……
这套路怎么这么有即视感呢?
不是吧……裴卿摸了摸自己的侧脸,她穿越前就是个美人,但穿过来之后,这副身体比穿越之前姿容更盛,再加上她本人的气度气场和魅力,的确一颦一笑都非常有吸引力。
——然而姓黄的那个人甚至都没有见过她,就已经对她产生兴趣了?
可能吗?
还是说大商人都是这样?为了利益不择手段的讨好人?
但看黄公子所书清俊洒脱的字迹,实在令人难以置信他是那样的小人。
“字如其人”这句书法名言可不是随便说说的,字迹能反映人真实的情绪,能反映人当时的身体状况,甚至能反映一个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有这么一笔清俊洒脱却又端正素丽的字体,这个黄公子应该绝非市侩小人才对。
思索之后,她提笔给对方回信,简单明了的表示这一批次出产的肥皂可以全数由黄家商队购买,但下一批次如果有其他商队竞价的话,她可就要实行“价高者得”之策了。
信写到一半之后,她停下了笔敛眉沉思片刻,而后一笔一画在下面列出了昔县现有的矿产,她想问问这个黄豪商,有没有兴趣在昔县的矿产开发里插一脚?
比如说,和瑞王府合作开发石硫黄矿 。
为了避免对方误会自己有阴谋,她大大方方的在信里承认三皇子对这个石硫黄矿志在必得,甚至为此不惜派出刺客,如果黄公子畏惧三皇子的权势,那就当她没提过这条意向。
这真的不是阴谋,这就是堂堂正正的阳谋。
一旦黄豪商吃下了这块饵料,就要帮她对付三皇子,起码也得给三皇子下点绊子,让他少把注意力放到昔县的开发上。
把这张糖衣炮弹包好之后,裴卿将其折叠成一个复杂的星星形状,放进一个正方形的信封里,交代阿杏给黄家商队的驻点送去。
“通信还是太不方便了,”裴卿拿出自己的规划书在上面添了一笔,“先把路铺好,尽快推出邮政系统。”
大衍朝依靠驿站送信的方式实在有点不靠谱,而托人捎信也不是那么妥当,有点什么事情彼此想联系一下的话,耗费的时间太长。
“连铁矿都没有,要什么自行车?”思及此,裴卿无奈的轻轻叹气。
饭要一口一口吃,基建也要一步一步搞,急不来也急不得。
接下来的时间就是等来阿季的汇报,肥皂一共出了5000块,陈侍卫做监督和向导,把这些肥皂全都运到了黄家商队的驻点,只等商队再次到来就可以全速运走。
当他返回瑞王府的时候,带回来的是25,000两银子,据说黄家商队驻点的管事给钱异常痛快,倒像是迫不及待把钱送过来一样。
裴卿听得嘴角轻扬,心里直呼内行。
你看,对方这么上道,下次昔县再出什么新商品可不就得让人家优先采购了么?
这25,000两银子全都是一两一锭的小银锭,似乎是特意做的这么小。
倒是方便瑞王府发工资。
而有了这么多钱之后,裴卿立刻就在万界交易系统里大肆挥霍了一番——最新小学一到六年级数学和语文课本需要共计6000两银子兑换,买!
《如何炼制玻璃》、《玻璃制品烧制工艺指南》合计需要2000两银子兑换 ,买!
甚至就连古代水利工程大全也买了一套——春天一过就是夏天,汛期即将来到,必须提前做好准备,在现今的生产力下,使用古代名家的水利工程方法无疑比较靠谱。
卖肥皂赚来的25,000两转瞬就去了一半,不过都是值得的,毕竟知识无价,能让你以有限的价钱买走就该偷着笑了。
其中那套历朝历代水利工程大全可是只有皇家书库才有,以她这么个偏僻藩镇破落王妃的身份,这辈子都别想去皇宫里面的书库见到那套书了,现在能够通过万能的系统以银钱兑换,实在是侥天之大幸。
而对应这些知识普及速度的,是系统作用下的民智提升速度buff。
之前的民智提升速率是25%,在育婴堂建成后,裴卿声望骤然增加50,于是便导致系统的增益buff跟着水涨船高,现在民智提升速率已经达到了37%,一个令人侧目的数字。
在这样的民智提升速率作用下,每天晚上坚持不懈开办夜校的措施下,在提升女性家庭地位、增加女性就业岗位的原则下,整个昔县3000多口将近4000人,不仅全数扫盲成功,甚至以一个半月学完一个学期内容的速度提升着整体文化水平。
小学一年级下册的语文和数学已经开讲,工匠们的专业课研读也进行的如火如荼,就连翠湾也已经读完了育婴员的课程,开始读育婴师的课程。
昔县就像一头初生的牛犊,小心而坚定的迈开步伐望着光明的前路奔去。
*
曾县令最近肚子里的苦水都要炸裂了,他在棉花地里服劳役,吃不饱穿不暖,还得整天捉虫,晚上睡的是窝棚和稻草堆,对已经养尊处优好几年的前任县令来说,不能说是完全不适应,只能说是每天都想死一死。
然而这一天,在棉花田里捉虫子的曾县令,突然看到自县城方向往这里多了一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