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案例教学(1 / 2)

王旭办事利索,两人回到学校,刚好赶上《套路与反套路》课程的下半场。</p>

“额….咱们还没打卡签到的,咋整?”</p>

陈博指着显示器的打卡界面拿不定主意,这回打卡的话考勤记录那肯定显示迟到,但人来了被记旷课也不太好。</p>

虽说可以用诸如肚子不舒服之类的理由浑水摸鱼,可教务处那未必会信。</p>

男生在请假这方面天生是劣势,每次搪塞都得编一个合情合理的缘由。</p>

“打卡呗,迟到好过缺勤。”</p>

王旭对学生手册烂熟于心,累计旷课三次可是要被请去喝茶的,而且教务处的老师脾气古怪,听打过交道的同学反映,去一趟与走鬼门关无异。</p>

这次打卡采用的是稀疏平常的虹膜识别技术,流程相当简单,脸朝摄像头微笑点头,保持住三秒,待系统认证通过后方可自动跳转至桌面。</p>

“光是独家代理权就花了1000万,加上后期的营销支出,这笔买卖能收回本吗?”</p>

骨灰定制品的买卖不好算预期收益,一是潜在市场规模难以估量,几种不同的模型之间浮动较大,在这个假定条件下可能是盈利的,但搬到另一个情形中会亏得血本无归。</p>

二是产品的接受程度有待商榷,就连对方的经理人都坦然表示在推广方面遇到过顾客的心理抵触,想必这将会是日后绕不过去的拦路虎。</p>

王旭摇摇头,开启了说教模式:“如果什么东西都能简单而准确地给出答复,那么就不会有所谓的赔钱亏损了,人们都会去追逐那些利润丰厚的项目。”</p>

“同样的产品,在呆瓜手中发挥不出任何价值,不是有句话常说么,没有卖不出的产品,只有不称职的产品经理,挑战一些常人无法想象的事项,所获取的成就感是几何倍的。”</p>

陈博算是理解了王旭的想法——赚钱是其次,证明自己的能力才是最要紧的。</p>

反正这门生意也没贡献本钱,项目有王公子兜底,陈博抱着见见世面拓宽眼界的思想正式入局成为合伙人。</p>

《套路与反套路》的授课讲师还是那位喜好虾仁猪心的徐剑仁,前些阵子消失了一段时间后,剑仁同志的发量得到了质的改善,头顶的森林茂盛繁密,中年危机解除。</p>

外边有很多机构想请徐老师去授课,内容主题自拟,可他一个也没答应,理由是太累了,好不容易休息自然要好好待在家里。</p>

钱这种庸俗之物他徐剑仁要是真的缺,也不会留在高校当老师了。</p>

徐老师介绍了一个脍炙人口的案例,一家知名鞋厂打算拓展海外市场,他们瞄准了广袤的非洲,这里人口众多,而且行业竞争小,适合开展业务,于是他们派了两个业务员来进行实地考察。</p>

经过为期两个月的考察,两个业务员对同一片区域给出了截然不同的结论。</p>

先来的业务员和总部反馈说这里的人并没有穿鞋子的习惯,大街上人人赤脚,不适宜在此开拓业务。</p>

而晚几天抵达的业务员则兴奋地说这里的人都没有鞋子穿,正是大展拳脚的绝妙时机。</p>

“现在给你们布置一个课堂作业,你们认可哪种观点,并阐述自己的理由,这是道开放性试题,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大家可以大开脑洞畅所欲言。”</p>

徐剑仁说完最后一个字,便起身走向门外,教室内议论纷纷,王旭的心思全然不在这种幼稚的问题上。</p>

“我觉得是时候去一趟米兰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