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三节 太孙(1)(2 / 2)

“殿下什么都不需要做!”张越低头道:“这种时候,殿下只需闭门读书……”</p>

刘进似懂非懂的点点头。</p>

…………………………</p>

接下来数日,果然朝野都沉浸在了‘册立太孙’的热情之中。</p>

就连市井的百姓,也全身心投入其中。</p>

没办法!</p>

财帛动人心啊!</p>

若太孙最终确立,按照传统,天子首先要大赦天下,然后还要撒钱。</p>

毕竟,乡下的地主,生了继承人,都要大摆筵席,昭告乡邻。</p>

何况一国之君?</p>

所以,这是无论公卿将相还是贩夫走卒都可以受益的事情。</p>

故而,哪怕百姓其实根本不知道刘进是谁?做过什么事情?</p>

但也都全身心的支持、拥戴起了长孙。</p>

于是,当市井和朝野的气氛,都达到一个临界的时候。</p>

丞相澎候刘屈氂、御史大夫暴胜之、太常卿商丘成等人联名上书天子,以‘如今太子主持治河,国无长储,社稷不安’的名义,请求‘择太子诸子中者贤能者,以建元储’。</p>

天子自然是毫不犹豫的拒绝了。</p>

而且,拒绝的理由清新脱俗——朕孙无有贤能之人,安能奉宗庙、承国家?</p>

于是,群臣沸腾,再接再厉,继续上书恳求天子‘为天下计、宗庙计’册立太孙。</p>

针对天子上次拒绝的理由,大家一致认定‘陛下实缪矣!’。</p>

为什么呢?</p>

长孙进,允文允武,天下倾慕啊!</p>

再没有比长孙更合适的人选了!</p>

为了天下社稷和宗庙祖先,陛下应当机立断。</p>

天子接到奏疏后,第二天诏下御史台,明告群臣,再次拒绝。</p>

这一次拒绝的理由,就跟奇葩了!</p>

天子认为,长孙虽然‘有所长’,但是论起贤能。</p>

还是远远不如一些宗室精英的。</p>

譬如‘朕兄子刘义,为安县县令,贤德非常’,还有‘朕弟子赵王刘昌,文武双全’。</p>

你们这些不懂事的大臣,为什么就只盯着朕的孙子呢?</p>

目光太短浅,胸襟太狭隘了。</p>

于是天子狠狠的训斥了一番群臣,要求他们站在更高的眼界,以天下为重,全盘考虑。</p>

好嘛……</p>

群臣立刻就兴奋了起来。</p>

然后,潮水般的奏疏,在一个时辰之内就淹没了兰台。</p>

这一次,上至列侯公卿,下至有司佐吏,纷纷上书,甚至还有长安三老、地方贤达,也都上书天子。</p>

每一个人都一致认为,没有比长孙殿下更贤能的人了。</p>

陛下您举的那些宗室子弟,虽然精英,但如何能与长孙相比?</p>

每一个人都摆出了很多道理和例子。</p>

更有人引经据典,论证必须立长孙的重要性和急迫性。</p>

于是,天子‘不得不勉为其难’的在群臣和人民的呼声下,下诏给御史大夫暴胜之说:今太子受命,主持治河,群臣皆以为,宜当立长孙进为太孙,以承宗庙,安社稷,朕再三推辞,群臣固请之!朕德薄,不知其义何在?然群臣士大夫公卿固请,其下御史,令有司议之。</p>

于是,长安城里,立刻出现了很多莫名其妙的‘祥瑞’。</p>

御史们得知,如获至宝,纷纷上书,将这些祥瑞报告天子,劝说天子应当顺应天意。</p>

于是,天子‘无奈’,只好顺应天心民意,下诏给太常‘择吉日告于太庙’。</p>

同时令少府,为长孙择宫室,献元服。</p>

(https://www.yqwxw.cc/html/110/110751/25364212.html)</p>

www.yqwxw.cc。m.yqwxw.c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