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察举 书院科举 天地人三勋军功制(制度建设,可不看)(1 / 2)

按照前世的记忆,人才选拔其实也就那么几种。</p>

举荐、军功、察举、征辟、科举。</p>

其中举荐是察举制度的其中一种,由地方人员推荐有德行有才能之人,这种制度一定程度上摆脱了血缘贵族政治,但不够彻底,举荐人和被举人还会因此被绑定,而且是否真的有德行有才能也是未知数,很大程度上看人情关系。</p>

而察举制则是上方增添了考试环节,增加了严谨性。(九品中正制就是察举制的变种)</p>

征辟制则是上方听闻民间有名气之人,然后直接征辟使用的一种制度,分为征和辟两种,同样不太严谨,不成系统。</p>

军功则是通过战争建功立业来跃升阶级的一种制度,一定程度上来说是很有进步性的,但在封建王朝,军功制度只适合选拔军队体系人才,而且很容易造就勋贵这种阶级固化严重的世袭贵族利益群体。</p>

科举用不太恰当的形容的话,就相当于文科的军功制,是更加普遍,也更加能够选拔出治理人才的制度,可以说是各种条件下最合适的制度了,但也并非没有缺点,造就官僚集团,朋党、腐败、禁锢思想等等。(座师、官官相护、党争)</p>

其中,每种制度都还有相应的变种。</p>

这些都是上一世的政治智慧结晶,至于这一世,陈诺只发现了举荐制,军功制,还有科举了。</p>

至于征辟制还有察举制,只在历史书上有些蛛丝马迹,并没有大规模启用过。</p>

陈诺在一阵深思后,渐渐有了主意,不过,他还是准备看看陈群这个少年能否给出一份答案。</p>

旋即,陈诺就让人叫来了陈群。</p>

一阵敲门声响起。</p>

“请进。”</p>

入目的,是身着儒袍儒冠,面如白玉,颇有一股温雅君子之感的少年,年龄约摸也就十六七岁,比陈到和毌丘俭大一两岁。</p>

可偏偏,他的腰间悬挂的却不是礼仪剑,而是代表法家的尺。</p>

“拜见族长。”</p>

“叫我声伯父就好。”</p>

陈诺看着他,“我叫你来是因为这份卷子,你提出的问题很好,切中要害,但你有想过解决办法吗?”</p>

陈群先是行了一礼,然后才说道,“此非侄儿本职,妄议此种之事非本分。”</p>

“你姓陈,有这份资格。”</p>

陈诺说道,他明白陈群的意思,大约就是在其位谋其政的意思。</p>

“那,伯父,侄儿就斗胆一说了。”陈群眼中闪过一丝兴奋。</p>

“侄儿认为,现在我们陈氏只是占据一郡之地,科举制的话倒也不必急于一时,只需要能够填补上缺口,此后再通过监察就可以预防问题,所以,侄儿认为可以由地方上进行举荐。”</p>

“我族中人在此地这几年都有相结交的好友,尤其是文科子弟,所识之人必然与其学相近。”</p>

“然后呢?”</p>

陈诺平静问道。</p>

陈群一愣,旋即仔细思考,显然,这份答卷族长并不满意,为什么不满意呢?</p>

回忆族长一直以来的政策……</p>

“族长,除此之外,还应当对这些举荐而来的人才进行筛选,才能更好的人尽其能。”</p>

陈群做出如此补充。</p>

陈诺点了点头,“好,你先下去吧,回去之后多锻炼一下身体,一个合格官员,起码也得将身体养好才行。”</p>

“是!”陈群带着几分兴奋离去了。</p>

待陈群离去后,宁红夜从后方走出,“如何?”</p>

陈诺点点头,又摇摇头,“聪慧机敏,就是还嫩了点,阅历不足是硬伤,得下放下去如陈登当年一样历练几年才行。”</p>

“那,选拔制度?”</p>

陈诺皱起眉,“单一制度不可用,可以修改一下然后混合使用。”</p>

陈诺心中已有定计。</p>

他准备利用察举制,以及小规模的科举,还有军功制。</p>

但都需要修改。</p>

……</p>

此种大事,当然不是陈诺一个人可以搞得定的。</p>

很快他就召集了一众高层,对其进行了商讨和修改。</p>

时间一晃一个月后,来到了十一月中旬,具体的计划终于开始向下公布。</p>

每年,各县、乡镇官员,都可以举荐一到五名认为有德行和才能之人前来天河进行考试。</p>

具体举荐人数按各自县、乡镇等级和政绩调整。</p>

举荐来的人,基本都可以当官,但当的什么官,有没有实权,就得看由陈登临时下达的考试了,不过,无论怎样,最差都是官,不会是吏,起点是不低的,并且,日后出了事,举荐者是要负一定责任的。</p>

除此之外,还有小规模的内部科举制度。</p>

将会在各县城设立陈氏书院,专门进行为其四到六年的授学,然后进行统一考试,下者自行寻找出路,中者可成为吏员,日后有机会成为正式官员,上者可以如同被举荐者一般,起步就是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