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2章 发展铺开(1 / 2)

时光如梭,又是一月时光匆匆而过。随着十月的临近,笼罩在北半球的炎热夏季已经悄然逝去,飒爽的秋风在田间原野呼啸吹舞,带起大片金色麦浪摇曳波荡,木叶飞扬。

夏洛腾堡宫的一处书房内,清英正在座位前审阅着来自各领域的实时信息。作为整个帝国的二号人物,威廉无疑给他安排了相当多的负责事务。随着手中文件的不断变换,清英脸上的神色愈发轻松起来;目光转动间,所流露出的都满是惬意和喜悦的神采。

时至今日,德国已经全部接收了法英比三国割让给自己的殖民地;当地原有的行政机构、武装军警,全部都乘船灰溜溜的离开,取而代之的是由德国复员士兵所组成的镇压军队开赴各地,控制了当地的局面。当一面面黑白红三色铁十字旗在各地总督府的穹顶上不断升起,清英欣喜的看到德国已经掌控了如此广阔的疆域:光是从比利时手中得到的中非刚果的面积,就占到了战前德国全部海外殖民地的八成以上。如果再算上其高达1500万的人口和众多的种植园区,光是这片土地的价值就超过了战前德国所有海外领土的总和!

尽管这片土地上的原有主人在撤离的同时也抽走了他们的资本,但青山仍在,何患:万¥书¥吧¥ 3.NsB.CM无柴。德国政府已经接管了这些殖民地上的矿山工厂和种植田园,并向其注入起始资金,从而让这些失去能源的机器重新恢复正常运转。当然,为了防止国内的容克势力过度膨胀。这些产业一部分由德国政府实施国营。另一部分则转入了霍亨索伦皇族旗下的产业。由于德国国内一直都把亚非两洲的海外殖民地视为未开化的蛮夷之地。清英的这番操作几乎没有遇到多少阻力就得到了施行。

为了最大程度的攫取利益,对各殖民地实施产业畸形化和垄断经营的手段也势在必行;而对于身为宗主国的德国政府而言,这都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清英完全有理由期待,今后德国会通过这种贸易剪刀差获得海量的利益,而这些源源不断输送至中枢的财富血液,也正是今后德国能与美国抗衡的核心本钱。

在接收殖民地的同时,海外基地的建设也如火如荼地开展开来。无论是和平时期的商船中继,还是战争时节的舰队出击。这些基地所能起到的关键性作用,对于已经开始走向海洋的德国而言都是不可或缺。摩洛哥、圭亚那、尼日利亚、德属西南非洲、德属东非、科威特、菲律宾、印度支那……等诸多地区的港口,都是德国今后需要精心经营的海外战略要地;只有在这些地方建立起自己的根基,德国的海洋贸易才能在真正意义上扩张至世界。

而在这些基地当中,最为紧要的无疑便是位于波斯湾内的科威特了。这里不仅是威慑英国核心殖民地印度的前沿阵地,更是今后德国所需石油的主要来源:清英已经派出一支勘察队前往该地寻找矿藏,很快就将取得突破性的收获。只要能开采到科威特那极其丰厚的油气资源,今后步入内燃机时代的德国便再不会像历史上一样被缺乏石油所苦。(从某种程度上而言,戴姆勒发明的汽油机正是把二战时期的德国推向失败深渊的罪魁祸首:因为德国始终没有足够的原油来源,飞机坦克军舰因此趴窝的比比皆是。而美苏英等敌对国家却都是用一桶倒一桶。由此看来,戴姆勒、狄塞尔等辈果然是数典忘祖、通敌卖国的德奸魁首。)…

一月之内。各种海外投资的资金如同流水一般地洒了出去。根据清英的粗略统计,光德国政府在这一领域的开销便高达8亿马克,而各种银行机构和民间的投资则更是不计其数。虽然威廉一度对这种大出血般的花钱方式感到心惊肉跳,但他心中的疑虑不安很快就被喜悦和期盼所取代:各殖民地的生产秩序开始逐渐恢复,之后便是坐等数钱的节奏了。用不了数年时间,这些投资就将在贸易剪刀差的独家专营之下被尽数返还;而作为此次收割殖民地产业的最大获利者,霍亨索伦家族的收益更是此前任何一个时期都无法比拟的!

在西伯利亚,德国驻鄂木斯克外交人员也向国内发回了令人振奋的消息。在高尔察克10万军队压境的大棒威胁,和任命其为赤塔军区总司令的利诱之下,盘踞此地的谢苗诺夫最终决定接受高尔察克的招抚,恢复赤塔车站的正常运作。相比于以消灭一切资本家剥削者为宗旨,且目前正在大肆捕杀原沙皇时代的贵族、地主、和资本家的红色苏俄而言,由高尔察克领导的西伯利亚国,显然更能被同样是旧贵族出身的谢苗诺夫所接受。现在他已经利用手中的力量捞取到足够多的好处了,见好就收无疑是最明智的选择:如果选择继续和高尔察克对抗下去,难道要等到红色苏俄趁机灭掉白卫军,然后再把自己抓起来枪决?

谢苗诺夫势力的让开道路,无疑让高尔察克和德国政府之间的交易变得瞬间明朗了起来。第一批装着100吨金块的装甲列车随即从鄂木斯克出发,在上千名全副武装的士兵的护卫下开向东方的符拉迪沃斯托克;而运载着大量武器和战俘的德国运输船队,也在远涉重洋之后顺利抵达了远东的这座军港,就等着在此处和对方完成这笔数额惊人的交易。届时,德国运输船装着黄金离开,而俄国人则将载着他们所亟需的军火和人员重返乌拉尔山的对峙前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