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驰援淞沪(1 / 2)

抗战王牌军 莫少卿 1512 字 2022-09-04

第18章驰援淞沪(本章免费)

何淑芳看到楚天明正在注视自己,脸色有些红润的说:战争最终受苦的还是百姓。也许战争会成就很多英雄。但是没人会注意因此而死去的百姓。楚天明愣了愣,是啊。几千万同胞因此而死,谁想过他们的感受?高喊抗战的学生?国民政府的高官们?没有人会为他们想过。他们注定是战争的牺牲者。何淑芳继续说道:东北都丢了。华北也不是委员长的地方,为什么不直接放手。免得因此引起大战。楚天明一听,何淑芳毕竟免不了有些女人思维。还有些不成熟。楚天明说:世界上什么苦都可以受,唯有亡国的苦不可受。什么人都可以当,亡国奴却不能当。何淑芳说:你们总喊高调。从未替百姓着想。楚天明说:如果我们不抵抗?百姓就会在日寇铁蹄下安逸的生活嘛?济南惨案你知道嘛?日本人杀气中国百姓可是没有一丝怜悯。我看你和何应钦就是一类人,惧日成病,闻之胆战心惊。楚天明可是真生气了。着不简直就是何部长不抗战的另一个版本。为什么抗战屡战屡败,就是一些将领,惧日,恐日。尤其以曾留学日本的将领更是有开战必亡的心态。所以楚天明现在很生气。

说完楚天明就要离开,但是楚天明不经意的看到何淑芳似乎有眼泪流下来。于心不忍,又坐了了下来。何淑芳低头的小声哭泣着。自己心情不好,想找人说说心里话。51师根本就没有可以说话的人,于是想到这个惹过自己的家伙。谁知他就这样看自己。自己想的还不是百姓。心里委屈极了,就哭了起来。

沉默一阵后,楚天明冷静下来。想想也是,人家一个女孩,想的哪有那么多,只是害怕战争,这也是正常的。楚天明尴尬的说:对不起。我语气有些重,你别介意。何淑芳还是低着头,但是没有在哭了。旁边不知道的人不明情理的说:小伙子,哄哄婆娘就好了嘛。小两口吵架很正常。何淑芳脸一下就红到耳根旁。抬起头说:我们走吧。说完自己起身要付账,楚天明立刻把小二叫到面前结账。

回去的路上,何淑芳小声的说:我知道你对何部长有些偏见。那是你不了解他。楚天明笑了笑,自己真是太冲动了,有些事情必须放在心里,不能表露的。何淑芳虽然是何应钦的侄女,但是不会给自己打小报告的。想到这,楚天明对着何淑芳一笑说:是吧,每个人的想法不同。不过,我看你不适合在军营。何淑芳一听,大声的说:谁说的,我还亲手杀死过1个恶霸呢。楚天明一笑没有在说什么。俩个人没有在说话,默默的回到师部驻地。

回到师部驻地,楚天明先是把何淑芳送回密电处,然后跑到王耀武那装模作样的问问情况,虽然楚天明是知道51师要到8月份才会开到上海,参加送沪会战的。但是楚天明不想搞的自己什么都知道是的,一副高人的摸样。那样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从王耀武那里楚天明得到了8个字。意义已经很清楚了。那是军委会的回电:加紧训练,原地待命。是个军人已经能从这八个字里看出火药的味道了。

回到旅部,周志道忙着问情况。楚天明把军委会的回电一说。周志道高兴的说:看来这次咱们师有戏啊。又指着一个参谋说:快打电话通知各团。楚天明忙说:旅座,我们应该称此时多制作燃烧瓶。万一开到前线也有个准备不是。周志道点了点头说:还是你老弟想的周到。同时也传令各团准备制作燃烧瓶。以防万一。

一时间,51师各部队投入积极的训练之中。

1937年7.7事变以后,日军在占领平津地区后于8月上旬日军部分主力沿平绥线在察、绥地区与第2战区国军部队激战,另一部分(约4个师团)则沿平汉、津浦两线向南进攻。

卢沟桥事件的前两日,蒋介石曾急电上海警备司令部:…注意发生事变,暗中加强防范…。

7.7以后鉴于日寇在华北地区进展迅速,军委会即策划在上海开辟第二战场。

8月11日21时在接到向上海推进的电话命令之后,早于月初就在公路两旁露天待命的第9集团军(总司令张治中)87师(王敬久部)和88师(孙元良部)连夜进入市区,87师推到江湾新市区日租界北外侧,88师也迅速开抵北站布防。集团军司令张治中的计划是以88师围攻闸北日海军司令部,87师进取大公纱厂;两师迅速扫清日军据点后封锁海口阻击敌后援部队登陆。8月14日10时中国空军以其有限的资源对汇山码头、日海军司令部以及公大纱厂等日军据点实施轰炸,是日夜87、88两师开始攻击,15日拂晓第9集团军全线发动总攻。

惊天动地的淞沪大战拉开序幕。

楚天明知道离51师驰援淞沪的时间也不多了。只是轻松的准备一些东西。好随时准备开拔,前往上海抗战杀敌。大战的气氛一时感染所有的51师官兵。

8月16日。军委会电令51师迅速开往上海参战。王耀武接到电文第一时间让全师集结起来,他要做战前动员。

51师部愧是精兵,不一会就集结完毕。王耀武站在临时搭建的台子上。拿着喇叭对下面的兄弟们说:弟兄们。本师已经接到增援上海的命令。此次是国家民族而战。全师弟兄自我以下,都应抱有成仁之心,以持必胜之念。日寇侵我河山,杀我同胞。我等身为军人,自当挺身而出。哪怕裹尸疆场也是理所当然。最后,王耀武用力的一喊,驱除日寇,还我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