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权衡利弊(2 / 2)

甚至有意让鲁国更加残破。

这样才能让鲁僖公更加依靠灵国。

如此行事颇为不地道,但是列国相争又有什么公义可言,春秋无义战,若是仿效当年空谈仁义的宋襄公,身死而徒为人笑,才是可耻可鄙,不足学矣。

便是鲁国自己难道就不知道其中的利弊么,但是利益所致,还不是要小心的奉承援军,而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怠慢。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灵国以利为先,难道他国便不是么,只是披了层礼仪的外衣而已。

在路上又行了十数日,越规才到了长勺附近。

此时的长勺已经被围困一月之久了。

齐国要分兵守卫攻下的诸多城池,如今到长勺城下的只有三万而已。

长勺小城,三万也比其中守军多上十几倍了,能够坚守这么久倒是出乎了越规的意料。

只是从远处眺望,长勺守军恐怕已经到了极限,用不了多久就要陷落了。

吴越两国的将领为军中副帅,见到情势紧急,又记起来时国君的嘱托,有心表现,当即请战,为长勺解围。

却被越规否决了。

越规的理由很简单,援军远道而来,情势不明,怎么能这么轻易的就投入战阵。

万一中了敌军诱敌之策该怎么办呢。

当下决议,先移师曲阜东南,略做修整,再做打算。

众将虽有些不理解,却也能接受,为将之道,稳扎稳打也是情理之中,长勺即便这几日间陷落,也不会影响大局,倒不是有多重要的战略要地。

到了曲阜外扎下大营,众将再次请战,越规仍旧否决,不许出战。

这次急坏了鲁国在军中的使者,几次想要求见主帅越规,都被找借口拒而不见。

越规在军议上的理由倒也充足。

齐晋远道而来,攻略数个城池,都需分兵把守,若长勺陷落,正好分齐国之兵,来围曲阜的话,鲁人为保都城必然誓死作战,三国军队在外策应,以为掎角之势,到时候打败齐国军队,就容易的多了。

诸将都不是鲁人,自然不会在乎鲁国的伤亡,越规的计划听上去确实可行,只是鲁国的伤亡又要更大些了。

如果是鲁国人,是万万不可能允许以长勺和之后的都城曲阜作为消耗敌人战力的手段。

从来是军事服从于政治,而此时的鲁国是有求于灵国,援军都掌控在越规手里,鲁人并没有发言权。

越规所能做的决定,就自由多了。

可以全从军事上考虑,而不必考虑这样做会有什么后果。

反正战事结束,他们就要打道回府,又或者败亡死在这里,无论哪一样,鲁国都没法找他们麻烦了,甚至考虑之后鲁国还有很大的可能继续找灵国求援,鲁僖公非但不会问罪,还要好好感谢灵国的援手之恩。

鲁国的国君和公卿私底下会有多恨灵国,这根本不需要担心。

徐灵作为灵国国君,只需治理好灵国,就足够成为明君了。

在鲁国一日三请的情况下,越规仍旧找着各种理由避而不见,直到十日后,长勺终于陷落。

齐国分兵驻守长勺,三万齐军两万晋军向着曲阜而去。

鲁国使者急的快疯了,休养生息的援军,才开始行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