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如虎添翼
下午,胡杨接到了杨成林的电话,说想见面谈谈。
胡杨还是在酒店的咖啡厅,见到了杨成林。
“胡总,我上次回去以后,就和两位联合创始人谈过。具体的细节我就不啰嗦了,现在我方提出了最新条件,我们三个人,希望能保留20%的股份,并在公司未来的董事会当中有一个席位。”
杨成林他三个人的意见并不统一,这个条件就是他们之间互相妥协的结果。
“杨总监,别的条件都好说,但股份的事情没得商量。这样,我可以留给你5%的股份,另外两名创始人,各2.5%的股份。”
胡杨一口拒绝了对方保留20%股权的条件,也不会给他们董事会席位,他宁可在现金上多付出一些。
“胡总,你给的这个条件,与我们的期望值相去甚远啊。如果只给我们留下来这一点股份,我想我的合伙人是不会答应的。”
杨成林咬咬牙,想要再努力一下。他对于胡杨给自己开出的条件还算满意,可另外两个联合创始人每人只有2.5%的股权,他回去以后很难交代。
“杨博士,瑞珀的情况你比我更清楚。我也不妨打开天窗说亮话,你们再拉不到投资还能坚持多久?三个月?半年?我其实只是对你这个人感兴趣,而不是对你们公司感兴趣。”
胡杨的话半真半假,但也很好的解释了,为什么给三个联合创始人的股权不一致。
杨成林苦笑了一下,也明白胡杨说的不错,公司很难再坚持半年以上的时间。
“不管怎么说,多谢胡总的看重,我尽量说服他们两人吧。至于收购的价格,我希望由你们进行报价。”
杨成林没有说出自己心里的报价,股权方面他已经开出了条件,那么报价最好让对方来。
“关于报价的问题好说,我想,我们会出一个让大家满意的价格。杨博士,我也不瞒你,假若我能成功收购瑞珀,业绩方面是会有保障的。具体的情况,等以后再说,我只是先给你交个底。”
杨成林并不清楚胡杨在国内控股参股的情况,但多少也能猜到一些。因此,胡杨这么一说,正好击中了他的软肋。
当初创业做瑞珀公司,杨成林也是踌躇满志的。但现实很残酷,以瑞珀公司的技术实力、市场竞争力,想要发展壮大,还真不是一般的难度。
杨成林很动心,但公司不是他一个人的,他必须要和伙伴们商量。
随后,他也没有久留,从酒店出来之后,就驾车回到了公司。
公司初创,各方面的条件都不是太好,办公地点选择在相对偏远破旧的写字楼内。
当杨成林和两外两个联合创始人说完今天的会谈情况,那两人很不开心。
“杨,你说的那位胡先生,是看不起我们吗?我不是计较你比我的股份多,而是他这样做很伤人的。”
“哎,说起来人家能给我们留一部分股份算不错了。按照我们目前的情况,再拖下去,只怕连一美元的价格都卖不出去。对了,杨,对方开出的收购价是多少?”
形势比人强,就算两个联合创始人心里再不服气,抱怨两句也就得了,最终还是没有勇气拒绝胡杨的收购。
“收购价格对方还没有开,大家要是不反对股权方面的安排,我现在就可以让胡总开价。”
杨成林叹了一口气,被对方收购这件事,基本上已成定局。唯一还能争取的,就是收购价。
“杨,今天算了,咱们要是表现的太积极,人家说不定反而会趁机压价。”
几个人坐在办公室里患得患失,最后决定让杨成林明天再去谈。
而胡杨就轻松好多了,杨成林离开了酒店之后,他就知道收购瑞珀应该会成功。
第二天,杨成林早上就打来电话,和胡杨约好了见面的时间。
“杨博士,今天就去你们公司谈吧,我一个小时以后出发。”
今天去瑞珀公司,胡杨就显得比较正式。他不仅带上了邵青、林嫣,还特意喊来了研究所的余总监。
因为瑞珀公司初创不久,也没有什么太过惊人的核心技术,胡杨考虑就直接用魅力科技芯片设计公司的名义进行收购。
“胡总,我从研究所还带了两个技术能力比较强的人,如果牵扯到具体的技术问题,我们三个人在现场就能给出明确的意见。”
余总监准备的很充分,连这个问题他都考虑到了。
胡杨微笑着点头致意,这是无声的夸奖,他觉得余总监的能力比自己想的还要强不少。
到了瑞珀公司,杨成林等三个联合创始人,已经在楼下等候了差不多二十分钟。
“胡总,诸位,欢迎你们来到瑞珀公司。”
杨成林把胡杨介绍给自己的合作伙伴,然后两方面的人互相做了简单的介绍,就一起上了楼。
“杨,今天来的人不少,咱们干脆直接去会议室吧。”
瑞珀公司这边,也没想到胡杨会兴师动众来了这么多人。原本他们准备了一间小会客室,让杨成林单独和对方谈事情。
杨成林点点头,就引领大家来到了会议室。
“杨博士,各位,今天我代表魅力科技芯片设计公司,正式向贵方发出收购的提议......我们将出资210万美元,收购瑞珀公司90%的股权。”
胡杨刚坐下,就直奔主题,给出了明确的收购价格。
在这里,胡杨还特别说道,将会留给杨成林5%的股份,两外两个联合创始人,每人会有2.5%的股份。
当然,从合同签订的那一刻起,瑞珀公司的所有资产(包括但不限于各项技术、专利、品牌以及其他资产),都属于魅力科技芯片设计公司所有。
胡杨说完,杨成林等人半天都没缓过神来。
这个出价,大大超出了他们的预期。公司创立的时候,三个人一共投入了50万美元,到现在,公司的账上还剩下不到20万美元。
之前他们几人商量,对方的出价只要高过100万美元,他们就会同意被收购。
“当然,我也有一些小要求。杨博士和两位联合创始人,必须承诺要为新公司服务一定的年限。其中杨博士必须在公司任职满7年,其他二位必须在公司任职满5年,方可离职。离职以后,竞业期都是一年。至于在新公司的薪酬待遇,你们尽可放心。”
胡杨之所以将收购价抬高,为的就是这个条件。
杨成林和两位合伙人小声的交谈了几句,很痛快的答应了下来。开玩笑,这眼看着就会步入倒闭行列的瑞珀公司,能卖出这样一个价钱还有什么不满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