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363朕所谓的禁海政策是错误的?(2 / 2)

工部实在是太穷了。</p>

就算是干了许多工程,但是钱粮都是户部给批的。</p>

王布犁告辞之后,就回到家里同自己的儿子玩耍。</p>

朱棣已经到了北平,入住王府之后,就开始吩咐王府的文武官员去做事,悄悄下去查一查士卒屯田之事,他们是否受到了欺压。</p>

许多官员都表示不解,毕竟皇子刚到北方,就迫不及待的整治军事,是否会遭到旁人的怀疑。</p>

但是朱棣确实表示这是父皇对他交代过的事情。</p>

广西因为靖江王胡搞,导致广西指挥使胡作非为发生民变的事情,大家都知道。</p>

既然本王到了北平,那绝对不允许这种事再发生。</p>

你们且悄悄去探查,若是探查出来之后,通通给本王报上来,本王要亲自处理。</p>

自从朱棣得知自己多年后能够登基为帝,从而变得雄心壮志。</p>

他也不是不能治理好天下。</p>

除了要抓军权之外,今后也要稍微涉猎一些官府的事,至少不能让手底下的人给骗了。</p>

燕王妃也没有阻止朱棣的动作,只是告诫他且不可过于张扬,免得被父皇不喜,到时候就把你分封到别处,也就没有什么机会了。</p>

毕竟天子厚待太子一脉,那是显而易见的。</p>

否则真有心思立伱为帝,也就用不着在将来,如此艰难的起兵反推南京的朝廷了。</p>

“大哥。”</p>

朱棣率先行礼。</p>

朱标很是奇怪,朱棣远在千里之外,怎么也能独自进入仙境当中。</p>

“嗯?”</p>

“老四你怎么也能单独来这仙境?”</p>

“我也不知道。”朱棣也搞不懂这其中的原理,只能说:“自从被父皇上一次带进来之后,我便时不时的能进入。”</p>

朱元璋也并没有做出太多的解释。</p>

这个时候能瞒一点是一点,只是他把话题给引到了另一面去:</p>

“朕记得当初王布犁与你送别,送了你一块他戴了很久的玉佩,是不是有这方面的缘故?”</p>

朱棣连连点头,兴许是有这个方面的缘故。</p>

当着他父兄的面,朱棣可不敢说自己将来也是皇帝,所以才能进入仙境这种可能性。</p>

朱标悠悠的叹了口气道:“难不成日后妹夫的儿子也能进入仙境当中吗?”</p>

“说不好。”</p>

朱元璋示意朱棣上去敲门。</p>

这一次轮到朱标惊讶了,他还是头一次进入能在仙境里同王布犁见面的环境里。</p>

再也不是先前他在“父母”的陪同下看着王布犁同仙女敦伦这种事。</p>

尤其是进入房间之后,朱标很难再看到什么仙女之类的。</p>

而且也被王布犁带到了他们先前看过的巨幕之前,这下子大家都能有一些吃喝,做成一排继续看着。</p>

“郑和七下西洋。”</p>

朱元璋很是疑惑,对于西洋这块地界,他了解的不够多。</p>

明朝时以婆罗洲为中心,婆罗洲以西称西洋,以东称东洋。</p>

文莱,即婆罗国,东洋尽处,西洋所自起也。</p>

明朝政府承袭了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的作法,把自己视为“天朝上国”,要周围邻国都来向它“朝贡”。</p>

这既能满足其精神上万国来朝的欲望,又能交换来海外奇珍,供其赏玩、消费。</p>

但是洪武中后期后,东南亚国家“诸番久缺贡”,只有少数东南亚国家“朝贡如故”。</p>

对于这种情况,明朝皇帝是不满意的。</p>

而随着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大明皇帝手中积累了越来越多的财富,这使之更迫切需要朝贡贸易,也具有发展这种贸易的客观条件。</p>

在这种情况下,永乐初期之后,明朝政府派遺郑和多次远航亚非各国,其其的就是要维护明朝在这些地区的地位,宣扬国威,招致各国来朝,发展朝贡贸易。</p>

另外,也携带华夏产品到各国前去交易。</p>

“郑和第一次远航是在永乐三年六月,他与副使王景弘等从苏州刘家河出发,首先到达占城,遍历爪哇、暹罗、满刺加(马来半岛南端马六甲)、苏门答剌、忽鲁谟斯等地。</p>

于永乐五年九月返回南京,前后历时两年三个月。</p>

郑和这一次航行共有船只六十二艘,人员二万七千多名,船长四十四丈,宽十八丈。</p>

每船可容千余人,是当时海上最大的船只。”</p>

“嚯,咱大明真能造出这么大的船只哎。”</p>

朱元璋瞧着巨幕里出现的巨大船只,第一次对于薛祥与王布犁联名上书制造的大船,有了立体的观感。</p>

尤其是人站在大船旁边,有了参照物之后,就更能显现出船只的巨大。</p>

朱棣倒是没有想到自己为何刚继位不久,他就派人下西洋呢?</p>

因为如此虽然对于海外有贸易,但总体而言是皇帝不允许的。</p>

“难不成其余各地也有金矿之类的消息?”朱标率先问出了自己的想法。</p>

至于永乐这个年号。</p>

他觉得是他儿子朱允炆之后的皇帝年号,大抵是他孙子之类的。</p>

王布犁喝着冰阔落点点头:“咱大明境内金矿发现的少,但是那些使者手里也有金子拿出来花,说明其他地方有金银铜矿是正常的啊。”</p>

“嗯,倒是这个道理。”</p>

朱标认同的点点头。</p>

要不然那些野人手里哪来的金子呢?</p>

靠他们从中原人手里抢吗?</p>

朱标对于这帮野人的军事战斗力,着实是看不上的。</p>

“这个下西洋真的能赚到钱吗?”朱元璋问道了关键问题。</p>

“当然了。”王布犁往自己嘴里扔着爆米花:</p>

“丝绸之路就非常赚钱,更不用说南北宋依靠海运贸易搞来了许多财富,大明有实力在海上称雄,什么他娘的倭寇、残兵败将,通通都在这种大船之下被干死。”</p>

朱元璋瞧着这种大船上都有火炮,看着就威武霸气,放眼其余各国的海船,都没有这个厉害。</p>

唯一的担忧,就是会遇到风暴之类的,到时候再大的船也没有用,全都喂了鱼腹。</p>

“除了丝绸之外,就算我大明宝船压仓用的不值钱瓷器,那些番人都视若珍宝,自然就能获得巨大的利润。</p>

待到打下云南或者日被找到银铜矿之后,打造洪武宝钱,让整个贸易都以铜钱或者银锭来结算,定价权都在我们大明的手里,他们想要获取就需要用许多珍贵的商品来换。</p>

钱一旦流通起来,我们就能在大明各处兴修水利,让百姓种田的产量增加,有机会渡过天灾,只要百姓生活富足,又有几个人会想着造反?”</p>

朱元璋还在细细思考当中,朱棣确实暗暗攥着拳头极为兴奋。</p>

愿不得咱登基之后就迫不及待的派出人员去下西洋啊,原来是能挣来这么多钱。</p>

虽然我现在不懂,但是只要是咱军师出的主意,那绝对没问题。</p>

朱棣想着自己对王布犁如此信任,他根本就不可能坑害我的!</p>

这么一聊天,朱棣顿时就解惑了。</p>

朱标也暗暗点头,他知道朝贡贸易会让许多使者赚钱,但是没有料到会如此的赚钱。</p>

看样子今后还得趁机大规模发展水军,如此一来什么倭寇水贼,通通剿灭,大明户部就会有更多的收入,有钱才能好办事。</p>

“这么说,朕所谓的禁海政策是错误的?”</p>

朱元璋的一句话,直接把三人给问住了。</p>

(本章完)</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