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27暂停科举
朱标反倒不如老朱那么的气愤。
他只是心中越发觉得王布犁这个小吏是有头脑的,愿不得会得到父皇的重视。
将来等他执政之后,王布犁兴许就能做到宰相的位置。
朱标才二十一岁,同样野心勃勃。
他有信心把从他爹手里接过来的大明建造的更上一层楼。
“对。”朱元璋也回过味来了:“咱把这制度健全,补上漏洞,可比后世子孙想要改变方便许多。”
“嗯,王布犁这个小吏当真是可以培养的。”
朱元璋见大儿子见猎心喜,还是不忍告诉他真相。
王布犁这个小吏,滑头极了。
符合朱元璋对于基层油滑小吏的认知。
朱元璋总觉得王布犁是知晓一些大明未来之事的,否则也不会在仙境当中,认真规劝老四如何名正言顺继承帝位。
但是这种试探,朱元璋是不敢轻易尝试的。
他进入两次仙境,朱元璋才模糊的知晓三件未来之事。
一个是老四登基。
一个是标儿死在了自己前面。
另一个便是雄英不是当皇帝的料,干出那种事情,老四不想死清君侧,也实数正常。
要不是雄英废物,凭借老四手中那点人马,根本不可能兵变成功,当上大明的皇帝。
只有了解的信息足够多,朱元璋才自信有更多的把握改变大明的未来。
加重商税,官员培养、胥吏容易做大,增补大明律缺乏的地方。
“爹,其实王布犁说的科举取士确实存在问题。”
朱标对于这帮官员也是失望的。
父皇本想着用科举求贤才为他所用,结果这帮人都是文章写的漂亮,并不是那种会实事的人。
处理政务上都他娘的是废物,反倒是结党营私个顶个的拿手。
故而朱元璋心中一直都有个畅想,利用察举制修正一下。
他希望用新的察举制优先考察人才的德行,将文章放在后面。
但是,察举这种古老的大汉取士手段,对皇权来说存在着一种天然的弊端。
皇帝只能给与一个模糊的概念,具体怎么操作,还得看下面推荐人的喜好。
这也就意味着推荐者与被推荐者之间很容易就形成亲密的恩主和门生关系。
四世三公可不是闹着玩的。
他们这种关系网及其容易转变为军阀。
袁绍、袁术二人便是这般。
朱元璋才不愿意这样做,但又没有什么良好的解决人才的办法。
或者说朱元璋已经意识到这样做的危机了。
朱元璋启用察举制,自然是要让手底下的人去办的。
作为丞相的胡惟庸,在察举制的加持下,或者说是朱元璋一手促成的,让他成为大明朝堂人际关系的核心。
没有军功的人,谁不愿意抱上胡惟庸的大腿啊?
纵然是有些许军功封爵的人,对风头正盛的丞相抛出的橄榄枝,会拒绝吗?
故而胡惟庸的选人标准,自然是影响到了下面推荐人才的标准。
身为领导用不着过多言明,底下有的是想要钻研的人,给你把事情办的贴合丞相的心意。
这种人从来不缺!
朱元璋从来都不信任手底下的官员,这批人都是在没有忠君氛围的元代成长起来的。
忠君从来都不是他们的核心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