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统一后,东北和西北地区开始了一轮大基建运动。
在哈区和萨区广袤的土地上,数以万计的工人奋力建造铁路,呈现出一派繁忙而有序的场景。
各个工地上,数百名工人汇集在一起,组成紧密的队伍,忙碌地进行巨大的土方工程。
他们挥舞着铁锹和铲子,汗水湿透了衣服,却没有停下手中的劳作。
沿着山脉和平原,铁轨迅速铺设起来,工人们不断精确地测量和安装,保证铁路的稳固和安全,列车站点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蓝星1864年3月,仅用了三个月时间,铁路线全部接通,华夏商品又开始了源源不断地输出到西洲。
蓝星1864年3月20日,为了给这两个地广人稀的地区添一把发展的大火,华夏颁布了矿产资源开采法和农田生产法。
矿产资源开采法规定只要公民在哈区和萨区进行探矿,发现矿产资源后,只要缴纳20华夏民币的登记费,就可以拥有5年的免税开采权,而且可以转售采矿权。
农田生产法规定,公民只要支付1华夏民币的确权登记费,就可以获得哈区和萨区的一块10亩无权属的荒地,只要耕种满5年,就可以获得50年的使用权。
1华夏民币大概换7g黄金,是个傻子都知道现在跑去这两个地区一边耕地一边找矿是目前最赚钱的活。
两条新法一经发布,大量的老百姓涌入哈区和萨区,开起了一轮淘金热和耕田热。
尤其是哈区,淘金热发现了大量地热资源,恰好用于发展高纬度地区的农业,两者相辅相成。
工业和农业开始在这两个边境重区蓬勃发展,以前的苦寒之地,逐渐“热”起来。
黄金、煤矿、银矿、钨矿纷纷被大量探明并开始大规模地开采。
然而,在探矿的过程中,发现了大量的石油,这玩意在当下除了提炼煤油,没什么别的用处。
由于近年华夏疯狂卖铝,铝的价格开始跌落神坛,这样就导致了大量的发电厂闲置。
蓝星1863年9月,为了解决电力盈余的问题,华夏工匠在石达开指导下,利用钨丝生产出了第一盏电灯,电力开始全面供应于照明,全国性的铺设电路行动随即开始,主要用于照明的煤油开始没有市场。
这就衍生了一个问题,探出来的这些石油,现在用来提炼煤油也赚不了钱了,还能用来做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