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头一喜,连声谢道,这个提醒也让他打开了一些思路,拿定主意后,决定投入一百万建厂。
随着下面的富户们不断申报,赵文龙脸上笑容越来越盛。这些人有单独出资的,也有几家合资的,厂子也大小不一,赵文龙让人边统计边估算。
出资五百万的就有六户,他这才知道,四川有钱人是那么多。另外一百万到三百万的也有二十多户,合资超过百万的也有十几家,其它还有大大小小的厂子,最后总资金加起来,居然达到上亿银元。
赵文龙深吸了口气,张培爵等人从最开始的震惊,到现在已经麻木了。他们才发现,自己等人远远低估了四川大户的富有。之前赵文龙抄没四川七成的乡绅地主,几个大户以及哥老会那么大佬盐商,总得收获也不过两亿左右。
他们本来觉得盐商才是最有钱的,哥老会那些盐商,多的不过千把万,少则才几百万,反倒是那几个大户,每户都有三千万以上的财富。觉得四川也就这样了,剩下的也富不了多少,就算能拿出钱来,也不过凑过三五千万。
可现在才知道,盐商算个屁?这些豪门才是真正有钱人。甚至像莫老爷子,王老爷子这种有着几百年底蕴的真正豪门,根本就看不上盐商这些小虾米。
赵文龙这时也明白了,袁世凯和后来的蒋某人,为嘛动不动就拿盐税,关税贷款,难道贷过一次就几十年不花钱了?原来是他们根本就没怎么重视盐税,关税,前者有着直奉财阀和满清贵族支持,后者有江浙财团支持,盐关两税算个屁。
可能有人会问,即然有那么多支持,干么还要贷款?傻了吧?国家是国家,私人是私人,能混一谈么?那是人家给自己的钱,又不是给国家的,至于国家当然是贷款了。德国皇帝富得流油,照样向英国贷款,沙皇的财富用几列火车都拉不完,修条远东铁路还得找法国贷款。
袁头大动不动就打赏小黄鱼,蒋某人更是四处挥舞票子买办,拉拢,北伐时养几百万大军轻轻松松,最后硬是用钱差点把中国统一了,可见富有。但国家建设投入多少?绝对少得可怜,而这些钱中,还是从贷款的钱里小心护下了部份,没被私吞的一点点罢了。
此时做为川中大户之一,立宪派的罗纶反倒是看得更明白,在利益纠结下,赵文龙已经初步得到了川中集团的支持。此时别看投资很大,但这些真正的大佬们还在观望,这些钱也只是试探。因为这种支持和其它省份财阀支持是不同的,其它地方都是直接给钱,然后得到更大特权,可以更好的掠夺财富。
而赵文龙的强势,显然不可能给出这些特权,若要发展维持,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离开四川,这是大部份人都不愿意的事,除了故土祖地外,离开自己地盘,必然会受到其它财阀的排挤,生存十分困难。二就是放下身段,尝试和赵文龙合作,若是真能双赢的话,今后才有陆续不断的庞大支持。
赵文龙可不知道这些,他只知道近亿的投资,再加上自己要投入的钱,川中的发展已经势不可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