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中年人拿出来的这把壶不仅看上去盖打不开,颜色和造型还特别奇特。
与其说看上去壶盖打不开,不如说根本就没有盖。整把壶就像是一颗寿桃一样,壶嘴微微弯曲,壶把比较大,看似壶把高出不少,其实是视觉效果,从侧面看过去,壶把和壶嘴处于同一水平线上。
壶身通体亮黄,亮得不像是古物,反倒像是后刷上去的黄漆。
宝友们看不懂了。
“这是茶壶?后唐的?”
“是厚糖的吧?这也没有地方加水啊,一次性的?”
“这漆是后刷上去的吧?颜色比小黄人还亮。”
何仁乐了,这都什么跟什么啊,小黄人都出来了。
“这叫黄釉,你们还真别说,好的黄釉确实就这么亮。雍正时期就有不少柠檬黄,一对茶圆……哦就是小茶碗,能卖好几百万。那时候不叫柠檬黄,叫洋黄或者西洋黄。因为工匠在烧制的时候加入了西洋传入的氧化锑,颜色特别亮,要不怎么说我们的工匠喜欢琢磨呢。”
张诺小声问道,“那这个就是雍正时期的了?和后唐有什么关系?”
“黄釉不是雍正时期才有的,最早确实可以追溯到唐代,寿州窑和密县窑都烧黄釉,但是颜色这么正的,应该没有。唐宋时期的黄釉,颜色比较暗,所以,你懂的……”
何仁话没说完,但是大家已经明白了,这位大哥手里这把造型奇特的壶,年代应该有问题。
张诺又替宝友们提问了,“这到底是什么壶?”
魏瑞祥接口道,“这叫倒流壶,也叫内管壶,始于春秋,流行于唐宋,完善于明清,如果非要说后唐的,倒是也有可能,只不过我是从来都没见过后唐的倒流壶。”
“倒流壶?怎么加水啊?倒着加?”
何仁打了个响指,“还真是,倒流壶的底部有一个小孔,从那个地方加水。”
何仁话音刚落,隔壁地摊的老板已经把壶翻转了过来,一个不大不小的孔洞出现在众人面前,老板果然是个懂行的。
“我们过去看看。”
何仁一挥手,他已经用鉴宝眼看过了,这壶根本就不是什么后唐时期的,而是雍正时期的。
其实只看颜色就能分辨出来,黄釉瓷器只有雍正以后的才会这么亮。
但是这把倒流壶不值什么钱,官窑一般很少烧制倒流壶,中年人拿出来这把倒流壶甚至连底款都没有,显然是民窑的,价格不可能超过十万。要不是看在黄釉比较接近雍正官窑的柠檬黄,最多也就是中万而已。
何仁猜测不知道是谁卖给大哥的,来了一句后唐,给大哥忽悠瘸了。
这种级别的漏,何仁现在已经不想捡了,而且大哥既然认为是后唐的,想必开价不低,不过热闹还是可以看的。
谁知几人刚走过去,老板就一把将倒流壶抱在怀里,满脸警惕地看向众人。
倒是不难理解,何仁这五个人在旁边蹲了半天,又是开直播,又是指指点点的,现在一起过来,很像是来截和的。
何仁立刻挥手示意,“老板,我们就是好奇,过来开开眼,您继续。”
中年人也说道,“老板,那是俺的东西,你抱那么紧干什么?再给压坏了。”
老板有些尴尬,这才把壶从怀里拿出来,继续看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