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1章 太想进步,投名之状!(2 / 2)

蜀汉 雨落未敢愁 2582 字 3个月前

吾誓杀汝!</p>

泪水,在眼眶中打转,最终还是不争气地滑落,沿着脸颊缓缓流淌,滴落在衣襟上,无声地诉说着他的悲哀与绝望。</p>

国家被占,吴国的尊严被践踏,自己的女人,甚至先父王的女人,都遭受了汉帝的凌辱,这对于一个王子来说,无疑是奇耻大辱,是对他血性与尊严的极大挑战。</p>

然而,在这屈辱与愤怒之中,孙登的心中却升起了一股前所未有的坚韧。</p>

他非常清楚,作为一个身处逆境的王,他必须学会忍受。</p>

忍字头上一把刀。</p>

只有忍住了,只有活下来了,方才有希望。</p>

历史上的勾践,可以卧薪尝胆,韩信能受胯下之辱,他们之所以能成就一番伟业,正是因为他们能够在逆境中忍辱负重,等待时机。</p>

想到这里,孙登紧握的双拳缓缓松开,心中的怒火似乎也找到了一个宣泄的出口,转化为了一种更为深沉的力量——忍耐与坚持。</p>

“非常之人,便要忍受非常之事。”</p>

他在心中默念,这句话仿佛是一盏明灯,照亮了他前行的道路。</p>

司马懿已经率军抵达了寿春,汉魏两国的大战一触即发。</p>

这,或许就是他翻身的机会,尽管这个机会渺茫,几乎如同夜空中最不起眼的星星,但他依然选择紧紧抓住,因为对于现在的他来说,哪怕是一丝希望,也是支撑他活下去的动力。</p>

初至寿春,司马懿的心境犹如这古城一般,既沉稳又深邃。</p>

寿春,这座历史悠久的城池,在晨曦的照耀下显得格外庄重,城墙斑驳,却透露出不屈的意志。</p>

司马懿身着铁甲,步伐稳健,目光如炬,他开始巡视城中的守军。</p>

士兵们列队整齐,铠甲鲜明,兵器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一股肃杀之气油然而生。</p>

他细细观察每一个士兵的神色,满意地点点头,心中暗自思量:此乃精锐之师,可守一方安宁。</p>

他一直害怕边军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现在看到了他们的底细之后,心里放松多了。</p>

如此的话,便不需要筛选兵丁,只需要稍加训练一二,便可以成为战场上的精兵。</p>

随后,他转向城外,城防工事坚固,箭楼高耸,护城河宽阔,易守难攻。</p>

寿春乃是坚城,易守难攻,河山城三层防御,可谓是要塞一般。</p>

只要守将不犯浑,便是面对数倍于自己的敌人,也是能够防御的。</p>

司马懿心中暗赞,同时也意识到,真正的防御不仅仅在于城墙之高、护城河之深,更在于人心之固、策略之巧。他决定派遣最信任的将领来把守这关键之地。</p>

“张辽、牛金、胡遵,你三人即刻接管寿春兵事,八公山等堡寨亦需安排心腹之人,务必确保万无一失。”</p>

司马懿的声音沉稳而有力,三位将领闻言,神色一凛,齐声应诺,随即领命而去。</p>

寿春城必须要用完全可以信任的心腹守卫,否则的话,被汉国间军司策反了,那就有得他哭的了。</p>

毕竟再坚固的城池,也会从内部瓦解。</p>

处理完军事布局,司马懿才缓缓步入寿春城中的都督府。</p>

府内陈设简朴而不失威严,墙上挂着的大幅地图显示着魏、吴两国的疆域,每一座城池、每一条河流都标注得清清楚楚。</p>

司马懿坐在案前,沉思片刻,正欲提笔书写,忽闻门外通报:“司马师、夏侯玄求见,有江东消息禀报。”</p>

司马懿抬眉,示意二人进来。司马师先行一步,抱拳行礼道:“父亲,江东大局安定,但表面之下的暗流涌动,汉国在吴郡动兵,并且聚兵镇江,似乎有意伐徐州,不可不防。”</p>

夏侯玄紧随其后,补充道:“校事府的探子曾试图接触吴王孙登,孙登态度暧昧,既未明确拒绝与我方合作,也未表现出积极之意,行为颇为奇怪。”</p>

汉国在边境陈兵,倒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p>

至于这个孙登……</p>

司马懿闻言,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孙登此人,谨慎有余,怕是担心我方探子是间军司假冒,此等反应,反倒是证明了他内心有所动摇。此人,或许可为我所用。”</p>

孙登亡国破家,自己的女人以及孙仲谋的妻妾,都被那刘公嗣羞辱,心中自然不满,这是可以利用的。</p>

在关键时刻,兴许还会有大用。</p>

毕竟瘦死的骆驼也比马大。</p>

他顿了顿,目光变得深邃,“吴国境内太过平静,这并非好事。我们需要打破这种平静,让局势活跃起来。”</p>

“整顿兵甲,做出欲攻合肥之态,以此牵动汉军注意力。同时,在吴国旧地散布谣言,说魏军将有大动作,让江东人心浮动。”司马懿的计策环环相扣,既显其深思熟虑,又显其用兵之诡谲。</p>

接下来的日子,寿春城内外一片忙碌。</p>

兵营中,将士们加紧操练,铁甲与兵器的碰撞声此起彼伏,战马嘶鸣,尘土飞扬,一股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气息弥漫开来。</p>

司马懿亲自督战,他的身影穿梭于各个训练场,时而指点江山,时而亲自示范,士兵们士气高涨,对即将到来的“战役”充满了期待。</p>

与此同时,校事府细作们如同幽灵一般,悄无声息地穿梭于江东各地,他们或是装扮成商人,或是扮作游历的学士,将司马懿精心编织的谣言散布开来。</p>

谣言如同野火燎原,迅速在江东百姓与士兵之间传播,一时间,人心惶惶,关于魏军即将大举进攻的传言甚嚣尘上。</p>

而在寿春,司马懿则表面上保持着按兵不动的姿态,实则暗中观察着江东的每一个细微反应。</p>

真正的战争不仅仅是战场上的刀光剑影,更是人心与智慧的较量。</p>

他要的,是让江东自乱阵脚,为将来的大计铺路。</p>

随着时间的推移,江东的局势果然如司马懿所料,开始出现了微妙的变化。</p>

一些地方官员因谣言而心生异志,军队中也出现了不安定的因素。而这一切,都在司马懿的掌控之中。</p>

“时机将至。”</p>

司马懿站在都督府的窗前,望着远方若隐若现的淮水东流,心中默念。</p>

接下来的一步,将是决定魏、汉两国命运的关键。</p>

若是能够将决战的战场放在寿春,对于大魏来说,也是有利的。</p>

毕竟能够有地利的优势。</p>

不过话说回来,汉国五路伐魏,这五路之中,魏国都是有地理优势的。</p>

只不过……</p>

这五路,他司马懿在何处,魏军的胜率,便会高上一些。</p>

这是他司马仲达的自信。(本章完)</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