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那边的战事起源说复杂也不复杂,就是改土归流编户齐民的政策触动了当地土司的利益。</p>
但这仅仅是官方的说法,具体细节不得而知。只能说在政策的执行过程中,一定会出现歧视以及其他激起民愤的行为,土司煽动全体皆反。</p>
从高层的角度看问题,造反就要剿灭,要查官员的问题,也要等平定之后。</p>
上个月川西还有消息,一切进展顺利,已经逼近匪巢,即将大获全胜。</p>
有鉴于此,李亨和贾琏只看内侍的表情就知道,这次来的不是好消息。</p>
考虑到皇帝有召见贾琏旁听内阁会议的习惯,这酒没法继续喝了,贾琏赶紧告辞,回家等候。</p>
刚到家门口,贾琏没来得及进门就被夏守忠拦住了:“陛下急召,赶紧进宫。”</p>
“怎么是督公亲至?”贾琏明知故问,信道:皇帝这次是真的急了。</p>
“一句两句说不清,路上说。”夏守忠也不多话,贾琏马都没下,掉头就走。</p>
“川西战报,陛下震怒!紧急召开内阁会议,商讨大小金川平叛事宜。这一次,咱家怕是要跑一趟四川咯,别死在半路上。”夏守忠与贾琏骑马并行,示意后面的人拉开距离后,悄悄的开口低声说话。</p>
“嗯,是不是有人建议贾某带兵出征?”贾琏似笑非笑的问一句,夏守忠点点头:“梁、李、郭,都是这个意思。孔、潘态度暧昧。”</p>
贾琏冲夏守忠一笑道:“多谢督公,这个人情我认下了。”夏守忠回个笑脸;“没少花你的银子,应该的!”</p>
两人不再说话,加速前进。路上贾琏心里分析了一番,三位阁老的建议,真不是一般的毒辣。</p>
不管出于任何初衷,这三人都一定程度的不怀好意。</p>
这三位应该是看出点端倪来了,但凡皇帝想做点事情,遭遇阻力的时候,总有一个叫贾琏的家伙跳出来帮忙。</p>
把贾琏弄出京城也许才是第一步,往下还有其他手段等着他。只要带兵出击,无论胜败,都能给贾琏安一些罪名的。</p>
明的罪名找不到,那也不是问题,暗地里扣毛子也很简单,比如,贾家有拥兵自重的传统之类的谣言。</p>
怀疑的种子一旦种下了,一辈子都不会消除的。日积月累的,没毛病也整出毛病来了。</p>
这就是所谓的杀人不用刀!真到了那一天,贾琏只能学王子腾,躲在外面不回来。</p>
要不怎么说,人心难测呢?因为人心是会变的嘛,现在如何,不等于一成不变。但某些人要搞你的心,是不会变的。</p>
只要身在这个漩涡里,就一定会有人想搞你,并且付出行动。</p>
进宫之后,没一会便至内阁会场,报名请见后,承辉帝准贾琏入内。</p>
“川西战报在那,你先看看。”承辉帝没着急吩咐,贾琏在角落里坐下,拿起桌子上的战报。</p>
四川总督弹劾牛继宗,说他畏敌不进,致使两路分进合击的计划失败?</p>
继续往后翻,发现了牛继宗的战报,前期牛继宗采取稳打稳扎的战术,沿途多设兵站,囤积粮草药物等军需。各处兵站连续打退反贼的袭击,确保粮道安全,牛继宗率主力一路前推至贼巢不足百里之外。此事,四川总督赵某不告而至前线,夺取了牛继宗的指挥权,搞了个两路进军,分进合击的战术。赵某亲领一军出击,命牛继宗令五千人迂回侧击。</p>
胜利在望,牛继宗为顾全大局,接受了赵某抢夺指挥权的事实,迂回出击三日后,却接到了正面攻击的战败消息,立刻掉头后撤,抛弃辎重走小路至后续一处兵站。此举,及时的守住了主力的后路,避免主力被围歼。但,两万五千人的主力溃败,死伤无算,赵某得以安全逃回,陆续又收拢了近万的败兵。也就是说,此战损失一万五千余人,军械粮草丢弃无算。</p>
现在两人都上奏折说对方是战败的罪魁祸首!通俗的讲,就是甩锅。</p>
贾琏看奏折的过程中,内阁会议开的四平八稳,都在商议如何补救,从哪里调兵去增援,粮草弹药如何解决等等。</p>
也许是已经讨论过了责任人的问题,也许是还没来得及吵,来晚的贾琏不了解情况,只知道会议一开始,郭衍建议贾琏率军出击,两人附和。</p>
郭衍的做法,贾琏不是很理解,模糊的判断是他担心贾琏的存在,影响到他的表现,帝党内部也要分大小王的嘛。</p>
“看完了?”承辉帝一直在关注贾琏,及时的问话。</p>
贾琏起身见礼后答:“看完了!”</p>
承辉帝无视一干内阁大臣,冲贾琏道:“出去说!”</p>
这一刻内阁大臣们的脸色难看到了极点,其中潘季训的眼神意外的有点幸灾乐祸。</p>
出了会议室,承辉帝立刻主动开口:“潘卿之外,余者皆认可赵的奏报,潘卿表示要查清楚,看看谁在说谎。郭卿则主张,由贾卿带兵增援川西,梁、李附和,孔、潘弃权。随后朕以战事为重,暂不议罪为名,诸卿才作罢,转而议论从何处调兵,如何解决后续粮草,以及是否继续等等。”</p>
简单的介绍了此前会议的情况,这种感觉承辉帝觉得很奇妙,贾琏则是有点麻木了。</p>
承辉帝拿不定主意的时候,一贯的会这么做,就是找个信得过的人来说说话,最终的决断还是他自己拿。</p>
“微臣以为,赵、牛二者皆不可全信,此事若论罪,暂时只能问赵为首的地方官员之罪。”贾琏果断的给出了建议。</p>
承辉帝嗯了一声,往前走了几步才站住再问:“说说理由。”</p>
“改土归流编户齐民是朝廷于边疆的大政方针,执行好当奖励,执行出问题,自然要惩罚。此前四川方面隐瞒不保,派兵剿灭又打了败仗,此次从战报看,还是赵总督在指挥,无论责任大小都要清算他的罪过。总不能因为陛下仁厚,下面的封疆大吏就可以为所欲为吧?至于牛继宗,本就是外派的援兵,在当地没有根基,非要论罪不是不行,只不过微臣以为,戴罪立功更合适。毕竟打了败仗,上下都是有责任的。”</p>
听到此时,承辉帝突然扭头对身边的内侍道:“去查一查,川西各位官员的详细情况。”</p>
贾琏听到这里,一脸的苦涩,皇帝这里有四川官员的黑账本,这话是我能听的?</p>
承辉帝怎么想的呢?他的观点与贾琏的观点有明显的角度不同,他考虑的是平衡,勋贵-文官-皇帝三角之间的平衡。以前看似勋贵势大,隐隐压文官一头。李逆案之后突然发现,文官势力暴涨。后知后觉的承辉帝才发现,文官每三年出一批进士,勋贵基本都是过去留下的,新鲜血液跟不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