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下步内政考量(2 / 2)

于是林峰考虑直接在一省设立巡抚负责管总并具体掌管民政事务,设立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负责刑名和军事事务,但这两司都实行双重领导,既要接受巡抚的领导,又要接受总督府司法司和参谋部领导。

而且都指挥使司只负责指挥民壮力量、征兵和后勤补给等军事事务,这样也不用担心巡抚会权力过大,产生造反等心思。

同时每省驻扎1-2个地名师负责区域防御,弹压可能出现的乱民山匪。编号师根据进攻需要,机动驻扎,不固定在哪个省。

这些正规军都只服从参谋部的调遣和指挥,不受地方管辖,也不插手地方事务,这样就可以有效防止军政勾结,出现尾大不掉的力量。

所以即使巡抚能掌控民政、刑名,他也掌控不了军队,不可能形成中央不能掌控的藩镇。

考虑现在是战时的特殊需要,可以视情组建方向兵团,由参谋部派出高级军官担任督师,对一个方向的军队实施统一指挥。

目前,振明军已经设立晋北、洛阳两个方向兵团,分别由卢象升和宋继烈担任督师。

下一步,林峰考虑还可以根据攻打张献忠和满鞑的需要再设立方向兵团,提高指挥的效率。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要不要设立公侯伯等王爵体系的问题。古人对封侯拜相有着很强的执念,很多振明军的高层估计都有这个想法。

如果不采取这套封赏制度,恐怕很难对从龙功臣进行交代,也不好安置一些投降的明廷高官。

但要设立王爵的封赏制度,是沿用明朝的王、公、侯、伯四个等级,还是另外设置层级,分别给与什么待遇,财政能不能负担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很好的考虑。

林峰思索了一会儿,觉得以前历朝历代都有这套奖赏机制,自己还是尊重传统吧,但要做些限制。

比如,王爵的继承必须隔代递减,大功恩泽不过三代,不能养出一批后代的蛀虫来。这样也可以防止王爵越增加不减少,越封越多,总有一天会拖垮国家的财政。

再比如,必须设定王爵的荣誉性质,多给一些政治待遇,比如礼节尊崇、参加重大活动之类的,减少实质性的俸禄,以减轻财政负担。

至于具体的一些规定和待遇,还要跟众人进行商议,林峰只能定大的原则,没精力也不应该事无巨细都自己拍板。

最后就是三个省的总督人选问题,林峰也为之十分头疼,振明军系统可用的文官太少了。

原来职级高的都是明廷的降官,不好好改造一番用起来不放心。振明军自身提拔起来的官员,起点大都太低了,从一个吏员之类,没两年就提升到了州府主官位置上了。

把手头能用的人反复拨拉了几遍,林峰感到自己的老丈人冯子明算一个人员,毕竟是亲戚放心、原来干过太原府推官算是起点高的。

山西方向目前的太原知府杨廷麟也可以考虑,原来是翰林,在明廷中央干过,能力也比较强。

剩下就没什么合适的了,只能从朝廷投降的高官里面物色。目前当过巡抚的降官有原山西巡抚宋贤、河南巡抚高明衡。

高明衡刚刚投降,肯定不合适,宋贤已经上过官员培训班,又担任了延安府的知府,还算不错。

这样三个省的巡抚人选,一个算是外戚,一个是主动加入振明军的低级官员、一个师投降的明廷高官,刚好各方面的代表都有了。

考虑完这些重大问题,林峰又在空间里休息了一阵子,还饶有兴趣地打开了一个盲盒,可惜没什么有用的收获。不过现在要能让他感到是十分有用的东西太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