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末,最不缺的就是人。
受小冰河期的恶劣天气影响,这几年陕西的天气不是爆冷就是大旱,常常赤地千里,饥民遍地都是。
只要有粮食,招人是很方便的。
但林峰已经决定了近期还是要低调发展,就不能大规模招人了,防止遭到朝廷的怀疑,引起洪承畴等剿匪大佬的杀气关注。
再说人招的再多也比不过李自成、张献忠等这个时代摇人大师动不动裹挟拉起几万、十几万的队伍。
所以林峰考虑再三,觉得还是得走精兵发展之路。不跟他们比数量,而是要比质量。
这打造精兵就得靠优良的装备了。
目前四通军械厂打造的掣电一型火铳还是不错,就是产量太低了,其瓶颈就是没有合适的钻枪管器械,完全靠人工效率太低了。
林峰思索了一番,又进入客机空间翻阅了一下相关的书籍,决定要研究解决军械生产的动力问题。
府谷城北,四通寨。
林峰冒着严寒来到了山寨,幸好军械厂内锻铁的火炉燃烧得正旺,里面还是很暖和的。
“大人,这么冷的天您怎么来了”赵知新看到了连忙迎上来说。
林峰边走进来脱掉外套边说道:“知新啊,最近左右无事,便来山寨转转。你召集几个技术骨干,我们一起来研究探讨一个技术问题。”
“好啊,正想听听大人有什么高见。”赵知新是个技术狂,一看有技术问题可以探讨立即就去找人了。
军械厂的人都在大车间里,很快赵知新就叫来了两个工匠,首先向林峰做了介绍,一个叫孔彬,另一个叫李应元,都是从流民中召来的,读过书、懂技术,现在是赵知新技术小团队中的骨干。
介绍完后,赵知新一脸期待地问道:“大人,您那边又掌握什么新技术了吗”
“知新,现在无论是锻铁,还是打造火铳,都需要反复的捶打,如果这个力量能够用机械的方式实现,你觉得会不会提高打造的效率”林峰问道。
“大人,您是说像水车这样的机械装置吗”赵知新不愧是技术专家,立即想到相关的机械。
“是的,水车是利用水力,也就是水的力量的一种工具。”林峰回答道。
“不过这里没有水力啊,而且即使有,水流的力量也很不稳定,很难利用起来。”赵知新显然是考虑过这个问题的。
“那你们有没考虑过使用其他的力量”林峰问道。
“其他的力量要么就是风力。”赵知新接着说道,水力、风力是古人比较常见运用的自然力了。
“你们呢”林峰对着两个技术骨干问道。
“除了风力和水力,其他好像就没有了啊,要么磁石的吸力可这个力量也太小了。”孔彬回答道。
李应元也摇了摇头,表示没有其他的了。
林峰听完微微一笑,看到车间内也燃烧着一个煤饼炉,上面正在用茶壶泡水。便对孔彬道:“你去把那个炉子移过来。”
煤饼炉也不重,很快就搬了过来,这时茶里的水也开了。
林峰起身拿起一块抹布把茶壶嘴堵上了,然后对赵知新说:“你把手放在壶盖上感受一下,小心蒸汽烫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