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八 祸乱江淮(2 / 2)

接连三场搜刮,可谓是刮的地方上天高三尺,说句民不聊生都是轻的。

侥幸没有没于三场灾祸的百姓眼见没了活路,把心一横,干脆揭竿而起,拿着柴刀铁叉,就地转职成了义军或是盗匪。

这些义军或盗匪都是半路出家的穷汉,战斗力不出意料的弱。

但他们也有优势,都是自小在附近长大的地里鬼,胜在熟悉本地道路,也有群众基础。

因为熟悉地形,不好搜剿,属实是给福康安和李可秀所代表的清庭地方造成了许多麻烦。

单是沿途军需上,就不知道给福康安扯了多少后腿。

余人彦这边兵源来的简单,但是兵甲不附,训练也跟不上,所以消耗的也得快。

不过流寇自古就有一套独特的练兵方法,余人彦自不会玩什么特立独行的把戏。

流寇者,大浪淘沙,去芜存菁,只要几仗下来不死,裹挟来的普通青壮也就成了可用的老匪,可以补入核心力量。

流寇嘛,装备不行,优势就在于一个韧性强。

只要核心的精锐老匪还在,不管多大的损失,过不了多久,都能再次重整旗鼓,甚至兵力更胜往昔。

破坏远比建设要容易的多,这就是破坏者的优势。

算起来,余人彦账面上兵力起伏不定,没个准数,可真正的可用之兵,却是稳步增长。

每战,余人彦都会派恢复了武功,但服了慢性毒药的血刀老祖带人做督战队。

但凡有敢无令后退者,一律格杀勿论。

血刀老祖心狠手辣,不要说手软,杀起人来连眼都不眨,青壮们就没有不怕的。

往回跑,肯定得死在他的督战队手里,百分之百要死,反倒是往前冲,还有死中求活的一线生机可以搏一搏。

前狼后虎,裹挟来的青壮往往是一边骂着血刀老祖的上下直系三代,一边咬牙往清军队伍里冲。

两个月下来,福康安的旗军,李可秀的绿营,地方的驻军,甚至是部分宋军和金军配合,可三方合力,硬是拿不下这支贼军,可谓是让天下侧目。

这下算是打出了名号,名动江淮。

因为余人彦所部上下都要割辫,清庭称之为长毛贼,不过民间因其打发与李自成相若,也有称之为闯军的。

山下不比山上,广阔天地,人手不好看管,渐渐的,大周皇帝余人彦在军中为首的消息,如同张了翅膀,在江淮大地传播开来。

不过和余人彦预料的一样,对于这个消息,不要说官军将弁,就连民间的普通百姓都不相信,只当是贼人吹牛皮充大个。

堂堂一国之君,不在后宫里温存着三宫六院七十二妃,跑到江淮当杀才这种鬼话,傻子才信。

退一万步说,就算那余皇帝真有心开疆拓土,也敢于身先士卒,可也犯不上来江淮啊。

听说周军正和宋国与西夏开战,有的是可以身先士卒的地方,何苦要来江淮这块和关中不接壤的飞地打天下

事后京城里的康熙接到奏折,倒是对这个传言有点相信,不过那时已经晚了,事实如何,也已经无从查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