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盼儿听到这话,面露诧异,笑了笑,表情得意,“我家姑娘这么好,吴夫人有想法,很正常啊!”
听到柳盼儿的话,刘氏也笑了,“咱们家的孩子不用别人夸了,就你一个人就夸得她们整日找不到北了。”
柳盼儿不以为然,“小花姐此言差矣,咱们教孩子,不能一味的训斥,除非她们犯错了,我们要严厉教导。平时她们做得很好,就应该夸奖。这样才能性格乐观,而且性格也坚韧。遇到困难,不屈不挠,想办法解决问题,才能顺利渡过难关。”
刘氏点头,觉得这些话,很有道理,“这吴夫人是个爽快的人,做生意公道,也精明。之前她来几次粮铺,还去咱们的铺子里坐坐。我觉得她这是看上我们家阿芳了,哎,这阿芳过了年就十三了,也的确该说亲了。”
柳盼儿见状,满头黑线。
她知道古代婚嫁早,但在她面前,她做不到把十三四岁的小姑娘嫁出去,身子骨还没长好呢!家里的这几个女孩,留在家里长一些,十七八再让她们出嫁。
“大嫂,你急什么啊?”柳盼儿赶紧阻拦,吴夫人为人不错,但不代表她儿子不错,“常言说得好,好饭不怕晚。咱们家有好姑娘,自然有人来求娶。阿芳是家里最大的孩子,过了年也不过十三,现在说亲太早了。”
刘氏一愣,“十三说亲不早了,各种礼数走下来,也十五六了,到时候成亲。现在不着,好男子都被别人挑走了。”
柳盼儿仍旧坚持,尝试着劝说刘氏,“小花姐,你别急。给女孩儿说亲事,要慎重。事关一辈子的事情,不能大意。吴夫人虽好,但不代表她儿子就好。再说了,人家什么也没说,就夸奖咱们家姑娘几句,你就开始这样琢磨,太主动了。”
刘氏讪讪笑笑,“柳妹妹说得对,的确不能着急。我呢,在外是个没用的,柳妹妹,你帮我看看,给阿芳和阿丽说个好亲事。不求多有钱,只要人好,将来就在我们镇子上开个小铺子,在我眼皮子底下,我也能放心了。”
柳盼儿挑了挑眉,反问:“之前你还要给阿芳和阿丽招赘呢,现在不想了?”
刘氏摇了摇头,“不想了,这边跟我们老家那边一样,只有家里日子过不下去的,才会招赘。家里的那么多兄弟,而且还穷,这样的召回家做女婿,以后麻烦事儿多着呢。若是找那没爹没娘的,性子独,也不太好。思来想去,我觉得还是给我闺女找个当地的人家。家风好,明事理,家境殷实,就很好。”
“行,咱们阿芳和阿丽好着呢!”柳盼儿现在知道了刘氏的确切想法,“吴夫人有这想法很正常,还有更多的人有想法,耐心等着。有我在,绝对给阿芳和阿丽说好人家。”
刘氏笑了,稍微安心,“你说话做事,我信。只盼家里的孩子都能好好的,平平安安的,看着他们成家立业,我就安心了。”
这辈子没所求了!
事实上也是如此,阿芳和阿丽在吉祥镇开铺子,谁都知道她们两个跟柳盼儿的关系,记在柳盼儿的名下,得到德瑞夫人的教养。
不仅长得好,而且做生意也很精明。这柳盼儿必然也会给她们准备丰厚的嫁妆,这样的姑娘,娶回家,那就是娶个金娃娃。
很多人都开始打听阿芳和阿丽有没有说亲。
就连周老头的大儿媳妇王氏也偷偷地跟三寡妇打听,“婆母,您知道这阿芳和阿丽说亲了吗?”
三寡妇一听这话,内心一阵鄙夷,这继儿媳妇可真敢想!
尽管心里鄙夷,但三寡妇说得客气,“应该还没说亲,不过德瑞夫人眼光很高,一般人看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