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那么多年了,打到这的也就只有大炎!(1 / 2)

f无数百姓全都站了起来,个个伸长了脖子,有的直接坐到了同伴的脖子上。

“什么?真的假的?马车来了?这么快,这才多长时间?”

“我嘞个乖乖,如果大炎那边发车准时的话,也就是说,只用了三天时间!”

“啥玩意,三天时间时就到了咱们辽东城?我的天,那么大的疙瘩,就跟是长虫似的,也太吓人了吧!”

“不可能吧?这么快的速度,怎么可能?!”

“……”

但!

就在一声声不敢置信的惊叹中,那辆巨车,慢慢出现在了众人眼帘之中。

缓缓进站。

一下子,全体炸裂!

那马车就在全体炸裂之中,入站,停下。

那些辽东城的官员,赶忙拉着准备好的马车过去迎接了。

那新型马车,就静静的停在那里。

好像从未动过一样,

但是。

此地所有人都清楚,这马车是从雁云城过来的,这么大的体型,还只用了几天时间。

“陛下!臣等恭迎陛下到来!”

一堆辽东城官员,连忙接应。

李宽点点头,随着他们前去。

众人就如同众星捧月般,护着李宽往辽东城城主府走去。

一路行走,也一路都是焦点。

除了百姓,官员。

甚至连值岗的许多士兵,都前来目睹自家大炎那神秘的帝王。

只是…

李宽一直都是带着面具,所以没人能看出那是曾经的楚王。

一路行走。

而在来到一处雕塑时,李宽停了下来。

这雕塑极大,十几米高。

不是辽东城官员修建的,而是曾经的高句丽人。

李宽注视着这雕塑,也看着那雕塑上面刻着的字。

【辽东城乃高句丽之神迹,阻挡大隋百万大军,也护住我高句丽百年基业!】

寥寥数语。

却道出了…曾经汉人的心酸。

李宽注视着它,默默的注视。

这块雕塑是曾经高句丽辽东城的奇迹见证,同时也是汉人的耻辱。

它见证着高句丽挡下无数汉人,也见证着无数汉人死在这里,成了枯骨。

这是…汉人最大的耻辱!

李宽一直盯着它看。

辽东城官员意识到什么,赶紧上来道“陛下,臣等会就命人拆了它。”

李宽招招手“不必,就让它放着吧,另外…这座雕塑头上,树立我大炎旗帜。”

“朕要让汉人,也让那些高句丽奴隶看到,汉人,打进来了!”

“大炎,也不是当年懦弱无能的大隋!”

李宽这一席话,直接激起周围众多官员的热血。

是啊!

他们不是大隋!

这座高句丽坚不可摧的城池,这座埋葬无数汉人枯骨之地,他们,打下了!

也替以前的汉人,报仇了!!

……

在辽东城呆了几日。

李宽才带着和珅,郭守敬等人回到了雁云城。

而当时在炎驰车站旁边等着马车归来的百姓们,见到马车停下,也是不可思议的跳了起来。

这么短的时间!

足足半个月!

就一个来回,这就是新型的马车吗?

大炎,沸腾!

这一日。

也被李宽定为马车日,以来记念大炎在炎驰道方面的里程碑。

………………

大炎热闹。

此刻,大唐青州也热闹。

无他。

就因为大炎彻底的,覆盖了整个青州。

浦县。

这是青州最最最难的一个县城。

距离长安,也不过就七天的路程。

今日。

浦县街头,出现了大批售卖大炎周报的小贩。

“来啊,瞧一瞧,看一看,走过路过不要错过!新鲜出炉的大炎周报,一个报纸,让你阅尽大炎新鲜事!”

“周报周报,大炎周报!一张三文,让你领略亩产四十担的神奇庄稼!”

“卖周报咯,大炎周报!土豆亩产四十担,科举学子应有尽有!”

“……”

一声声嘹亮的叫卖声,响彻于整个蒲县的街头小巷。

“啥玩意?你吹牛皮吧,亩产四十担的庄稼?少骗人了!”

很快,大街上一个个的都围了上去。

无他。

就因为这亩产四十担的字眼,太过于让人震撼了。

“吹不吹,就买一份看看,一份三文钱,吃不了亏,上不了当,大炎的各种事情,也都能知道!”

那卖报的小贩,笑着说道“客官,来一份?”

“娘的,来一份!”

“如果没有亩产四十担的庄稼,老子把你的摊子给你掀了!”

这位主也是暴脾气,撸起来袖子,把钱给小贩,小贩立马把报纸递给了这人“哪能啊?我们新闻工作者,就是追求报道真相,嘿嘿,你老看着。”

“卖报卖报,亩产四十担的庄稼,各位不看看吗!”

小贩继续大叫。

不少人都纷纷掏出了钱,主要是这个消息,太过于震撼了。

当然,周围也有很多人朝那些卖了报纸的人围了上去。

“你给念念,俺们不识字。”

“就是就是,这报纸到底咋回事?亩产四十担?他娘的,大炎这是要干什么?骗人吧!”

“快读读,大炎真的有这样的庄稼不成?如果真有,老子现在就去投奔大炎!”

“就是就是!”

“……”

众人喊道。

“根据大炎报社调查,土豆种子的长势良好,雁云城和辽东城已栽种满土豆,等到秋收后,下一茬栽种的时候,可覆盖整个大炎的城镇,到时候,土豆预计可丰收千万担,彻底解决大炎百姓饿肚子的问题!”

“让肚子鼓起来,让粮仓满起来,这是大炎朝廷的宗旨,去年,在陛下英明的领导下,雁云城的土豆,达到了丰收,亩产四十担,雁云城的百姓都亲眼目睹,甚至不少还都零距离的接触了土豆,体验了一把丰收,这在大唐旱灾的背景下,更显珍贵!”

“除此之外,陛下无私把辛苦培育的土豆交给百姓,只为了让大炎百姓越来越好,大家越来越好!”

“……”

这一版,是关于土豆的介绍。

这个人读着,可周围的百姓一个个的,全都傻眼了。

难道,这是真的?

亩产,四十担?

大炎,真有亩产四十担的庄稼?

这还让不让人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