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简单的道理,就连漠南草原的**都被大明皇帝册封,并且帮着修缮寺庙,时常还要召见进京“讨教”佛法。</p>
孙靖忠接着说道:“我军进兵的路上,粮道数次被蒙古人袭击,都只有小股的蒙古骑兵,死伤数百民夫,但这些骑兵也被留下。将军猜测,这些蒙古人应该仓促之下,没有时间集结兵力,只能避战撤退,伺机袭扰我军粮道。那些老弱妇孺和牛羊牲畜,应该都是来不及带走,还有一些草原部落,似乎也没想到我们会出兵北上。”</p>
<div class="contentadv"> 杨恭点头:“我这里也是如此,这些家伙看来是打定主意,不打算与我们正面接战了。不过无碍,这些蒙古人再撤,也撤不出色楞格草原,要不然他们冬天绝对熬不过去。”</p>
孙靖忠说道:“傅将军也是这么猜测,中部和南部都没有蒙古人,所以蒙古人应该都是往北避战逃走。”</p>
虽然常说漠北草原,但漠北通常意义上并不是一块整体,它在地缘上可以粗分为五大板块:</p>
外贝加尔地区、唐努乌拉地区、大湖盆地、色楞格草原、黑龙江上游平原。</p>
五大区域被阿尔泰山脉、杭爱山脉、肯特山脉、大兴安岭均匀分割。</p>
呼伦贝尔便隶属于黑龙江上游平原,是蒙古人南下的踏板,没有了呼伦贝尔,漠北蒙古就很难南下中原。</p>
而中部的色楞格草原,则是漠北草原的真正核心土地,只要占据了这里,你想往哪里打都可以。</p>
所以蒙古人再怎么退走,也不可能舍弃色楞格草原。</p>
……</p>
漠北草原再往北去,夹在漠北与外贝加尔之间的一块地区,这里已经可以看见成片的山脉。</p>
土谢图汗与车臣汗的主力在此集结,并没有相互攻击,他们居然在明军的压力下握手言和了。</p>
土谢图汗敦丹多尔济说道:“现在怎么办?南边的汉人军队还在深入,他们会不会赖在这里不走了?”</p>
车臣汗车布登班珠尔说道:“肯定不会走的,汉人皇帝这次出动了几十万人的大军,不找到我们的主力,他们是不会退走的,必须打上一场。”</p>
敦丹多尔济一脸惊惧:“怎么打?我们的兵力都不到汉人大军的零头,跟汉人硬碰硬,那不是以卵击石?”</p>
车布登班珠尔摇头:“就算以卵击石,也要打,便是投降谈条件,也得先亮出我们的爪牙。好让汉人皇帝知道,漠北蒙古虽然衰落,却也不是好惹的。而且,也不用硬碰硬,我在沿路留下许多痕迹,引诱汉军北上。届时,待他们不备,我们趁机出兵袭击截断汉军粮道,诱使汉军骑兵抛弃步军回援,我们再出兵设伏吃掉他们的骑兵。失去骑兵,汉人的步军就是没了爪牙的老虎。”</p>
这套策略若是抛开双方骑兵之间的装备和战力差距,却是有点可行性。</p>
车臣、土谢图的蒙古骑兵总兵力加起来,能有六万多人,而明军的龙骑兵两路加起来,也才五万骑兵,而且还分散了寻找躲藏起来的蒙古主力。</p>
六万人,打不到五万人,优势在我啊!</p>
这些漠北草原的喀尔喀蒙古,很明显与世界脱节太久了,完全没想过骑兵也是可以带火枪和手榴弹出战的。</p>
天真的还以为汉军骑兵应该还是以重甲为主,论骑战远远不如蒙古骑兵更精锐。</p>
毕竟昔年的汉武帝也打不过匈奴骑兵,最后的办法还是疯狂暴兵,而且打造重骑兵部队,让匈奴人的骑射失去效果。</p>
车臣汗与土谢图汗打算拼命,伏击歼灭明军的骑兵,逼迫明军撤退妥协。</p>
至于西边的札萨克图汗,这家伙很聪明,他果断躺平了。</p>
反正他的实力没有太大损耗,又坐拥大湖盆地,没有机会的话很难进入色楞格草原。</p>
原本漠北乱战,车臣与土谢图汗部实力衰弱,这给了他进入色楞格的机会。</p>
可现在明军下场,札萨克图汗部连准噶尔都打不过,只能披着大明皇帝给的皮,还得趁准噶尔与叶尔羌内战,才敢伺机独立出来。</p>
哪还敢再对漠北伸手?</p>
接下来只要明军赢了,他就果断内附大明朝廷,汉人皇帝让干什么他就干什么,只求能保住汗位和富贵。</p>
至于明军输了,那就另当别论,谁不想当漠北大可汗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