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七万对十八万,优势不在我大清啊!
“嗻!”侍卫不敢怠慢,连忙退下。
“奴才,叩见皇上,叩见太后。”汉兵部尚书梁清标和满兵部尚书伊图来到书房内,立马跪倒在地。
“两位爱卿快起,快说西南发生什么事了!”顺治急切道。
此言一出,书房内的气氛为之一变。
鳌拜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唯恐西南发生了惊天之变。
“回皇上,西南尚且没有消息传来。”
“西南无事!”顺治闻言长出了一口气。
“那就好,那就好。”
顺治擦了一把冷汗,在这个时候清军已经丧失了进攻能力,停止了进攻,而西南要是出事了,必然是李定国率兵东进,于顺军前后夹击。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咱大清就真的危险了。
“皇上。”梁清标察言观色,小心翼翼地开口。
“到底是哪里出事了?”顺治见状,一颗落下的心再起提了起来。
“回皇上,是东南的郑成功有可能有异动。”
“东南的郑成功?”
顺治挥了挥手道:“他想干什么爱卿但说无妨,朕知道海贼一向不宁,可这么多年过去了,我大清极少失城陷府,就算有些城池被郑成功占了,我八旗天兵一到,郑成功也只能乖乖地逃入海上。”
不止是顺治,听说是东南的郑成功有异动,鳌拜等人也放下了心来。
国姓爷虽然在东南沿海呼风唤雨了那么多年了,可咱大清毕竟不同于大明。
东南沿海虽然战事激烈,可直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丢失什么重地。
到现在为止郑军从来没有靠自己的实力打下过一座府城。
即便是在最激烈的漳州围城战中,郑军苦围数月,还是让清军守到了援军的到来。
郑军唯二得手过的府城,只有刘国轩献的漳州,郑成功北进浙江时招抚的台州。
郑军虽然实力强大,可攻城拔寨并非其所长。
人家龙门岛上的邓耀在历史上还曾经强攻下雷州府城呢。
郑军惨不忍睹的攻城战绩,自然让满清高层比较放心。
所以顺治等人也是安下了心来,并不觉得郑成功能折腾出什么浪来。
“这……”梁清标和伊图咽了一把口水,迟迟不敢开口。
“你们这些怎么了?东南到底出了什么事情了?”
顺治紧张了起来。
“郑成功总不可能像前两年一样,直接进攻福州吧?”
在揭阳大战后,黄梧献出了重镇海澄。
郑成功勃然大怒,曾经率领舰队深入闽江,围攻过福建的省会福州。
如今清军的主力云集西南,在顺治看来郑成功绝不会错过这个好机会,必然会在东南沿海搞出大动作了。
而福州这个福建的省会,就是最有可能的目标。
“郑成功要攻取福州!”鳌拜等人脸色大变。
郑成功的部队虽然攻城拔寨不多,可屡次击败过清军。
一般的绿营部队在野战中根本不是郑军的对手。
而在海澄攻防战和第一次厦门保卫战中。
达素和济度率领的八旗兵,也曾败在了郑成功的手里。
郑军的战力和屡次大破清军的事实,让郑军在东南沿海声名远播。
要是给他们一个契机,把福州给打了下来。
这省会一失,影响极大,再加上郑军的战绩和实力。
整个东南沿海心怀观望之辈,可就要纷纷下注,纷纷跳反了啊!
在顺治等人浮想联翩的时候。
伊图率先开口道:“皇上,郑成功并不打算进攻福州。”
“不是福州就好。”顺治再次松了一口气。
“郑成功实力不俗,我大清的主力又在西南,只要不是进攻福州,在东南丢掉一两个府根本不成问题。”
“等我大清的主力解决掉李定国和永历,郑成功纵使将漳州、泉州、温州这些府县全打下来,只要福州未失,依旧不成气候!”
“传旨李率泰,让他守好福州这个根本之地,其他府县能守则守,不能守就让李率泰像尚、耿二藩一样,坚守省会,只要福州守住了,待我大清援兵一至,郑成功就是第二个李定国!”
顺治淡淡开口,颇有一副尽在掌握的神情。
不得不说,咱大清的战略思想虽然不强,但也不差了。
金李反正之时,咱大清第一时间知道让孔有德这帮人从广西撤军。
准备直接丢了整个湖南,固守武昌。
当然了咱大清也没料到,主力都撤走的湖南。
南明一方硬是没打下长沙。
原本是害怕金声桓直接抄了孔有德哥仨的后路,不得已将三王兵马悉数撤出,咱大清已经让湖南敞开双腿,任由南明使唤了。
结果,永历朝廷浩浩荡荡的大军,在湖南跟一帮咱大清的弃子,打得那叫一个轰轰烈烈。
一想起何腾蛟带着南明主力,在永州,跟咱大清地方官临时组织的衙役、乡勇,你来我往的打了好几个月,这实在是令人无语。
西营反攻之时,眼见李定国势大,咱大清也知道让沈永忠保存实力,放弃湖南。
广东之战时,尚可喜也放弃了一大批府县,集中兵力在广州一带抵抗李定国。
从始至终,咱大清都不在乎一城一地,甚至是一省的得失。
现在清军的主力云集西南,对于郑成功,顺治也是想得开。
只要省会福州不失,哪怕东南沿海的府县全丢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只是这一次,顺治是小看了郑成功的志向。
“皇上,孙可望来信了,在信中他说他探查到了海寇的动向。”
“郑逆他准备……他准备……”伊图咽了咽口水。
“他准备干什么?”顺治瞪大着双眼,看着伊图的神色心里紧张了起来。
“他准备……攻打江宁。”伊图小心地开口。
刹那间,整座书房内,寂静一片,所有人都张大了嘴巴。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江宁距离金厦有三千里之遥!郑成功怎么可能去攻打江宁呢!”顺治陡然色变。
<div class="contentadv"> “皇上请息怒,这是孙可望的奏折,请皇上过目。”梁清标送上了孙国主苦心编写的奏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