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韩遂布兵围宋建,刘虞宽政斩张纯(2 / 2)

三国骁雄韩遂 姚戎 1910 字 2023-10-08

武都十一个氐部落合兵数万,但不敢碰驻防武都郡的官军,也是惧怕这些营垒。而武都数千官军人数少,也不敢出击,只能躲在各个县城和营垒中。

武都郡七个县分别是下辨(陇南市成县)、河池(陇南市徽县)、故道(散关东)、沮县(汉中市略阳县)、上禄(陇南市仇池山西北)、武都道(陇南市陇南香山东南)、羌道(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宕昌县和陇南市),郡治所在下辨。

至此,韩遂很清楚,不计伤兵,十几万联军实际分裂四大块。

以宋建为首的河首羌胡军,近三万三千骑;

以马腾为首的东羌军和马家军,近三万一千骑;

武都十一个氐部落军,三万四千多骑。

如果不计武威、张掖、张掖属国、张掖居延属国、酒泉、敦煌、西域、烧当羌以及夏阳韩家的兵力,韩遂手中掌控的韩家军、李参部、氐军、羌军、胡军,仍有约六万骑。

武都氐仍倾向于韩遂,但武都郡大散关已被皇甫嵩占据,武都十一个氐部落无法再从大散关出兵陈仓,只能长途跋涉绕道陇西郡西部参与联军行动。

武都氐军只要一动,武都的官军就能得知,失去了突袭的可能。

联军探部送来幽州方面的信报。

上年,朝廷因刘虞在北方的威信很高,任命彼为幽州牧。

徐州东海郡郯县人刘虞的先祖为光武帝(刘秀)废太子东海恭王刘强。刘虞祖父刘嘉曾任光禄勋,父刘舒曾任丹阳太守。

刘虞曾二次出任冀州甘陵国相,前去安抚灾荒后的百姓,以俭朴为属吏榜样,后出任宗正。

刘虞到达蓟城,上报朝廷撤诸屯兵,只留降虏校尉公孙瓒,将步骑万人屯右北平郡。

刘虞精简汉军,又广泛布施恩惠,派遣使者告乌桓峭王苏仆延等人,朝廷将宽大处理,可以免除彼等犯下的罪责,又悬赏通缉张举、张纯二人。

张举、张纯二人逃到塞外,其余的人也都投降或逃跑了。

就这样,刘虞不费一兵一卒,轻松解决了张纯和乌桓的起事。

幽州北面应接荒外,资费开支甚重,幽州税赋不足,需要从青、冀两州每年割二亿赋钱补贴幽州官务开支,但当时道路处处断绝,无法调拨钱币来幽州。

刘虞在幽州施以宽政,劝导庶民种田,从开放上谷郡边关市场与外族交易及开采渔阳郡盐铁矿取得州府收入。民悦丰登,谷一石仅三十钱。

青州、徐州士人和庶民避黄巾之难归刘虞者据说达一百余万口。刘虞皆一视同仁收留,温和对待,体恤有加,为其找土地安立生业,流民皆几乎忘记是迁徙来的外来户。

刘虞虽为三公级的顶级官吏,但天好节约,穿着破旧的衣服和用绳绑的履鞋,每顿饭不配一道以上的荤菜。

远近原本奢侈的豪族俊杰,都被彼感化而改变操守。

本年三月,张纯被门客王政杀死,首级被送到刘虞处。张举逃往塞外,下落不明。

羊续从南阳太守转太常,未到任就去世。太尉扶风茂陵人马日磾(idi)免,转任太常。

帝派使者到幽州升刘虞为太尉,封容丘侯。

容丘,厚丘县也,属东海郡。

刘虞先是推让,并举荐卫尉赵谟、益州牧刘焉、豫州牧黄琬、南阳太守羊续担任此职,但帝最终还是拜刘虞为太尉。

当时官拜三公的人,都要往西园缴纳一千万钱,刘宏因刘虞一贯有清廉的名声,加上平定张纯起事有功,便特意免去刘虞的礼钱。

民间又传言,张纯门客王政乃鲁国卞县人王政,早年为孔融之父的门徒。

鲁国与东海国二合一,共一国王,行政分开。东海郡人刘虞与鲁国人王政应认识。

公孙瓒志欲扫灭乌桓,而刘虞欲以恩信招降,听闻二人开始有分岐。

韩遂赞叹刘虞乃真君子也,朝廷官吏如都似刘虞清廉护民,何来天下倒悬之危乎而公孙瓒手握一万步骑,会不会成为第二个皇甫嵩或董卓

韩遂当年和吴冯去会稽郡回程时与刘虞和其子刘和有一面之交,后又与刘和在太学成为毛诗班同窗。

韩遂动笔写信交探部设法送到幽州交给刘虞,道明起事的苦衷,希刘虞支持铲除宦官,推动朝廷与联军媾和。

虽然希望渺茫,韩遂仍决定送出密信试一试。

韩家大总管韩兆来报,赠送司隶河东郡杨奉、韩暹、胡才、李乐四军的一千万钱、六万石粟米、三千匹战马已在夏阳交付,由韩功带杨奉的部将徐晃前来押运,担任护送任务的西镇卫队回来时在漆县、杜阳一带受到马腾军的盘问。

杨奉写给韩遂的信中透露董卓军到达黄河南岸的司隶弘农郡陕县茅津渡口后,韩遂的妻兄张济已悄悄回到董卓军中。

韩遂当年被迫参加起事后,张济一直在逃亡,曾一度潜藏在杨奉庄苑。

听到张济下落了,韩遂感到一阵痛苦难受。想起妻张姜子去益州后至今下落不明,只有等刘焉赶走蜀郡太守高联后才可能找到妻。

韩遂写信给夏阳的韩斌,命其与张济秘密联络。

赠送益州刘焉的五千万钱、六万石粟米、一万匹战马已在白马羌地盘交付给前来接收的韩支和刘焉派来的校尉孙肇押运队。

据韩支说,刘焉有了这笔赠送,实力会大增,对夺回蜀郡控制权大有帮助。

酒泉郡黄衍派飞骑来报,鲜卑入寇酒泉,张掖郡、张掖居延属国、张掖属国已派援兵。

韩遂急命代理金城太守韩理派令居县的韩家军押送五千万钱和一千四百二十匹战马去酒泉郡,赠送给黄衍部,用于向当地望族购买急需的军需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