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9章 佛经得学啊(1 / 2)

红楼襄王 飞花逐叶 2762 字 3天前

时间拉回半小时前,朱景洪徒步登上了龙潭山,站在一处大石头上,站在上面可以看到夕阳映照下的长江。</p>

这时他不禁想起,当年在长江边吟诗,被侯璟出言打断的旧事。</p>

现在想起来,只让他会心一笑。</p>

“龙潭山,龙潭山……”</p>

连续念了两句后,朱景洪回头看向陆育新,笑着说道:“都说龙潭虎穴,如今龙潭已临,虎穴何在?”</p>

听到这话陆育新只得干笑,龙潭虎穴实在太过不吉利,他可不愿过多的探讨。</p>

二人在山上站了一会儿,又聊了些金陵地方的轶事后,方才往不远处的南静庵走去。</p>

南静庵虽不是太大,且离应天府城有几十里,但这里的香火非常不错,省城里的贵人都愿来此。</p>

说起寺院,朱景洪到此方世界十年,其实没怎么进过这类地方,主要还是在于平日太忙了。</p>

忙着带兵打仗、忙着军队编练、忙着拉帮结派、也忙着拈花惹草!</p>

想起这些,朱景洪又摇了摇头,他发现近两年自己容易胡思乱想,究其原因是没有了对手。</p>

老四老六两个人被废,让他不自觉的生出安逸之心,这是很危险的情况。</p>

进了南静庵,虽然天还未黑,但已亮起了灯火,侍卫们把守着各处,朱景洪一个僧人都未见得。</p>

一路游览,从最外围的大门到里面,竟是有足足五进的院落,这规模说笑也没小到哪儿去。</p>

除中间供奉佛像的正院,左右还有两路同规模的跨院,担负着僧人们饮食起居等功能。</p>

既然来到一地游览,总得要听听此地历史沿革,于是他便让人去请住持过来。</p>

站在佛殿之内,朱景洪等了有五分钟,才听到外面有动静来,然后是陆育新禀告住持来了。</p>

“叩见太子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p>

皇权独尊的时代,出家人亦不能免俗,此刻要行大礼参拜。</p>

朱景洪并不回头,继续看着装扮精致的佛像,问道:“这座南静庵,建起来多少年了?”</p>

“回……回禀殿下,约莫有……”</p>

跪在地上答话,老住持确实很紧张,平日她主要接待贵妇人们,对具体业务都已经生疏了,这类历史沿革的话题更是早忘了。</p>

“回禀殿下,至正四年太祖皇帝攻克应天,当年为国捐躯将士极多,太祖皇帝下旨抚恤将士遗孀!”</p>

“其中有一些妇人孤苦无依,地方官府便将人集中安置于此,为死难将士和大明祈福,后来天下太平……此地亦被改名南静庵!”</p>

小小一座庙,也有这般久远的来历,确实是让朱景洪很意外。</p>

至正四年,那时朱元璋还是南方军阀之一,距大明立国都还有二十多年。</p>

换句话说,南静庵的历史比这大明朝还长!</p>

“昔年初建此庙时,不过只外面一处小院,孤妇二三十人挤在一起,后来天下太平……”</p>

探春继续说着,而朱景洪已转过身来。</p>

这小尼姑声音还挺好听……这是朱景洪的第一想法。</p>

但因探春低着头,朱景洪看不清她的相貌,于是便安静的听着。</p>

探春侃侃而谈,把南静庵建立以来,发生过的各种大事奇事讲了一遍,听得朱景洪是深感诧异。</p>

但让他更感兴趣的,是眼前仍跪在地上的小尼姑。</p>

“起来回话吧!”朱景洪平静道。</p>

探春大感欣喜,然脸上却没显得太激动,但在起身时也调整着微表情,以达到最佳的第一印象。</p>

以色侍人,是她以往最鄙夷的手段,为此她疏远了自己的生母。</p>

可如今她也用上这种手段,皆因明了人活一世之不易,以至于此刻她理解了亲娘,随之还生出了一缕愧意。</p>

探春起了身,朱景洪看到她的样貌,只觉得似曾相识,但一时又想不起是谁。</p>

但有件事可以确定,眼前女子生得极美,尤其是眼角那若有若无的媚意,更让他看得挪不开眼。</p>

果真有效……探春暗喜,赵姨娘媚眼如丝的手段,她从小都是耳濡目染。</p>

如今初次使用,就让朱景洪看得入神,这让探春越发感激亲娘。</p>

但她哪里知道,真正起作用的是她出众的样貌,外加僧衣的额外加成作用。</p>

“住持且退下,我与这位小师傅聊就行了!”</p>

退出这里,住持求之不得,行礼后便转身离开。</p>

“你继续说!”朱景洪笑着说道。</p>

“方才已说到,昔年世祖皇帝来金陵……”</p>

刚才探春讲的时候,朱景洪还是认真的听了,可眼下他是左耳进右耳出,注意力完全放在了探春身上。</p>

“我们好像在哪儿见过!”朱景洪突然开口。</p>

探春零星去过襄王府几次,所以朱景洪对她有些印象,可这几年他俩都没见过,眼下认不出倒也很正常。</p>

“殿下所言不差,咱们确实见过,已是贫尼削发前的往事,不提也罢!”</p>

“小师傅过往之事,不愿提及我本不该多问,可如今实在想弄个明白,小师傅可愿相告?”</p>

“若太子殿下有命,贫尼岂敢不从命!”</p>

“以势压人,乃小人行径,我不喜欢!”</p>

这个时候,探春也不愿弄巧成拙,在沉默几息后遂答道:“殿下不记得贫尼,总是记得我那些姐姐?”</p>

“你那……些……姐姐是何人?”朱景洪着重说了“些”字,探春这个表达方式,确实显得非常新奇。</p>

“太子妃娘娘是我姨表姐、侧妃娘娘黛玉是我姑表姐姐、还有被您留在宫里的迎春是我堂姐!”</p>

听到这些话,朱景洪一时间惊了,关系太乱他都没理过来。</p>

而一旁站着的陆育新,此刻更是觉得无比凌乱,暗道十三爷竟是这般风流!</p>

“所以你是……”</p>

“小女子……原荣国府贾家三姑娘,俗家闺名探春!”</p>

朱景洪愣在原地,他没想到一时兴起爬山,竟会在这里遇到贾家的人,更没想到那位探春姑娘出家了。</p>

“你在贾家……为何在此?”朱景洪问道。</p>

“家门不幸,不愿理会那些烦心事,故而斩落青丝……避世于此!”</p>

微微点头后,朱景洪示意陆育新出去,毕竟接下来的话或会涉及太子,旁人在场终究不太方便。</p>

探春没有任何威胁,所以陆育新退出了门外,只要有情况他可以第一时间支援。</p>

“贾家虽然败落,可毕竟还属高门,不至于无你栖身之地!”</p>

探春答道:“苏学士有词云,此心安处是吾乡,贾家风波不断,闲言碎语不绝,人心离散不定,我在其间心有不安……如何栖身?”</p>

“如今你在庵中,想来已得了心安!”</p>

“我原以为是这般,然每日参禅打坐,却仍是心感不宁!”</p>

坐到一旁椅子上,朱景洪看着探春身姿,接着问道:“挂念家人?还是寂寞难耐?”</p>

“是因为殿下!” “因我?”朱景洪越发感到新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