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正月初一的早上,天刚蒙蒙亮,到处便又热闹起来,放爆竹的声音开始变得连绵不绝起来。严亦飞也早早起来,也学着普通百姓和军士的模样焚香烧纸,桌上则摆了贡品和果品。
然后严亦飞又带领几个主要军官一起,到了石城堡内的食堂,与百姓们一起动手,包好、煮好了饺子,与大家一起食用。
在中国古代,虽然饺子的出现很早,可以追溯到两汉魏晋时期,不过“饺"字的出现,其实是在明朝。
在《正字通》中有记载,明朝对饺子的叫法,有饺饵、粉角、水饺子、蒸烫面饺等名称。
在明朝,饺子已经喜闻乐见,甚至有沿街叫卖的小贩专门卖饺子为生的。到了过年的时候,饺子也成了必备的食物,在刘若愚的《酌中志》中记载:明代宫廷已是"正月初一五更起饮柏椒酒,吃水点心(即饺子)。或暗包银钱一二于内,得之者以卜一岁之吉,是日亦互相拜祝,名曰贺新年也。
明朝万历年间沈榜的《宛署杂记》也有记载:“元旦拜年,作匾食"。这匾食,说的也是饺子。
与百姓一起吃过饺子之后,严亦飞领着军官们,就在食堂跟百姓们集体拜年,有家室有孩子的百姓们都让小孩来给岛上的最高长官严亦飞磕头,严亦飞则掏出早已经准备好的满满一袋子铜钱,给小孩都发了压岁钱。
在大明朝那个年代,百姓们都认为,到了正月初一,无论从年、月、日来讲都是一个开始。
所以在明代的百姓看来,正月初一这是个十分神圣的时刻。许许多多的“禁忌”也就由此产生。比如:五更之前打喷嚏时决不能卧着,或是不穿戴整齐,不然就预示着来年身体会不健康;如果在床上躺着的时候,听到窗外有人说话就千万不要答应,因为那有可能是游荡在人间的恶鬼在勾魂;起身洗漱之后,一家人在一起吃早点-—通常是黄米年糕,这意味着“年年高”,随后亲友之间相互拜年。
严亦飞在这个时代没有什么亲友,于是他就在家中等着自己的几个下属来给自己拜年,他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给严亦飞送来些礼品,严亦飞也没有拒绝,不过在他们每个人临走的时候,严亦飞总是让他们拿上自己早已经准备好的回礼,不让他们空手而归而在梁然那里,严亦飞把早已经准备好的新年礼物——那个鎏金的金凤钗送了过去,不过那个小妮子矜持的很,说什么也不肯要那么贵重的礼物,两相推让之下,最后还是严亦飞在临走时将那金钗一把扔给了梁然,随后就头也不回的跑走了。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阅读最新章节。
时间一转眼到了正月初五,这天严亦飞在自己的官厅中与几名军官制定了正月的训练计划。
严亦飞也不打算放太久的春节假,正月初六开始,战兵们的训练就要恢复正常,毕竟用不了多久就要开始春耕了,以严亦飞现在手头的劳动力水平,还做不到让战们百分之百的脱产训练。至少在春耕和秋收的几个农忙节点,战兵们还是要轮流去帮助农业生产的。
天启二年正月初六日,石城堡外校场。
"杀!"刚刚伤愈归队的刘一迪手执长枪,奋力向前冲去,跑了十多步后,那长枪锋利的枪尖,直直的刺向地上一个五尺高的木制标靶,四米多长的长枪,带着"呼呼的风声,直接刺中了那标靶上代表脖颈之处的位置,随后刘一迪又朝着旁边另一个标靶刺去,再次刺中之后,他又朝着旁边冲刺几步,大喊一声将一尺多长的破甲枪头,刺入一个麦秆人形靶的胸口位置"合格。"旁边的把总范思达喊道:“第九次,再进行一次就可以休息了。”
刘一迪把几个标靶再次立起来后,慢慢走回出发位置,稍稍歇息又准备重复下一次的动作。
刘一迪因为在龙川之战中表现出众,严亦飞有意将他提升为旗队长,顶替一名牺牲在龙川的旗队长的职位,不过按照石城军初步形成的军律,无论是普通士兵晋升伍长,或是像刘一迪这样,打算由队长晋升为旗队长,在晋升之前,都要进行一次考核,而刚刚的那一套刺杀动作,就是将来,对刘一迪考核其中的一部分内容。
刘一迪在加入石城军之前,自己也曾练习过腰刀或是棍棒,刘一迪自己则更喜欢长枪,招数不过一冲一剌,按照石城军的最高军事长官严亦飞所说的,其他招数皆花法,不能在战场使用,只有最简单的,才是最实用的。
像刘一迪这样的老兵或是低级军官,基础的队列训练时间已经很少了,倒是小队攻击和防守练习占据了大多数时间,个人技艺时间也较多。
刘一迪自从到石城岛以来,他的体格也强壮了不少,虽然每次长枪全力冲刺都很耗费体力,而且在石城军中,每天光是突刺一个动作,就要练习上百次。刚刚伤愈的刘一迪还是感觉身体有点发虚,不过他还能咬咬牙,坚持下来。
随后旁边也是一声大喊,好友杨聪也是也和刘一迪一样,挺着自己的长枪冲了出去,在他自己的靶子那里突刺一番。
自己的好友杨聪比刘一迪相比,更加的强壮,长枪的去势又快又急,甚至其中有一个木质的标靶,被他刺飞到十步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