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不夸张的说,信息传递的速度和准确性对那时候的人来说,简直是一件生死攸关的事情。于是人们就逐步的把这些嚎叫和动作规范化了,相同的某个动作表示某个相同的意思,有或者相同的某种发音表示某个固定的意思。
比如,张三在北边发现了几颗长满果实的树,就回到族群这边用手指那边,然后做出猴子爬树的动作,大家就都知道现在要派人去那里采果实了。如果张三发出“嘶嘶嘶”的音,就表示那个果子很酸;如果发出“硕硕”的声音,就表示那果子很甜。
久而久之,动作就发展形成了舞蹈和绘画,发音就成为了语言,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音乐。
很快,人们就发现舞蹈和语言两者相结合起来之后,简直是一项黑科技。和传统的项目相比,这种结合起来的产物传达信息的准确和高效性简直是几何级的倍增。
接着音乐的应运而生,就解决了语言的一个短板。
同样一个字或者一个词可以表达许多种不同的意思。如果不断的创造新词汇,那么越来越庞大的词组会对语言自身设定一个天花板。因此必须要想办法控制字和词的数量。
但这么一控制就又出现问题了,那就是同一个字有可能有很多种意思,这样就很容易造成混乱,违背了语言作为信息传递工具“准确”的要求。
很快,人们就发现了一个好办法,用不同的语调语速韵律是可以起到进行区分这个作用的。比如,“天啊”既可以是愤怒,也可以是悲伤;还可以表示叹息、疑问,以及表示惊恐、开心等等。
于是乎,就慢慢形成了一个固定的强调。比如楚招魂曲,不用去管你的文字是什么,只要是这个曲调说话,就是表达亲人离世的悲伤。
这就是歌。
然后人们发现,相同强调的前提下,在字数等方面进行对应,就会唱起来很轻松也便于发音。
把有曲调的歌和这些字结合起来,就成了诗歌。也就是说,诗歌在那个时候,并不是后世那种供人吃饱了消遣,而是有着非常巨大的实际作用的。
中国古典诗歌有两个源头。一个是代表现实主义的周朝的《诗经》,另外一个是代表浪漫主义的楚国的《楚辞》。
我们这里只讨论《诗经》。
周朝正式设有采诗之官。不要以为是周天子非常文艺范,于是心血来潮封个拍马屁的闲官,人家的职责可是国家安全与发展。
每年春天,诗官就会摇着木铎深入民间收集民间歌谣,把百姓的各种情况全部收录并整理好,然后交给负责音乐的官职太师谱曲,以唱的形式汇报给周天子,作为施政的参考。这也就是诗经为什么极端不重视版权这个知识文化产权的原因,绝大多数作品都没人家作者名的。
按照内容来分,《诗经》分为了三部分,分别是《风》、《雅》、《颂》。
具体是按照什么来分配的呢?其实也非常简单,《风》是出自各地、来自于社会底层的民歌;《雅》偏向于史诗记录;而《颂》就是宗庙、祭祀这种重大经济文化政策的“纲领性文件”。
这三者内部之间又有着区分。
《风》来自于全国各地,按照地缘划分为十五国风。《邶风》中的邶,就是十五个地方之一,《凯风》就是《邶风》十九首其中之一。
《雅》内部分为《大雅》和《小雅》,是按照时代来区分的。《大雅》产生与周王朝鼎盛时期,《小雅》则是西周末年和周王室东迁之后的作品。
《颂》内部分为《周颂》、《鲁颂》、《商颂》,是根据所拍马屁的主子是谁来区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