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六章 众人的需要(2 / 2)

“你是不是说,有事情,你不太理解?”万师兄问到。

“这些导游,不知道是怎样想的。正规的游客,拿什么鬼啊神啊的,吓别人,这不是迷信嘛。”

“那也是为维护秩序方便,政府给这次活动的导游给了津贴,也提了要求和考核标准,导游用这种办法吓游客,也是最有效的方式吧。”

万师兄的解释,按通常道理来讲,算是说得清楚了。这次导游没有回扣,没有销售提成。他们的收入,按行话,叫操正步。一切按正规文件与法规执行,这对于导游里面的老油条来说,经济利益上是吃亏的。但这是地方政府压下来的,并且还给了津贴,你不敢明着不干,如果你还想在这个地方混下去,吃这个行当的饭,就得接这个任务。

云南的旅游模式,大多采用地陪模式。外地旅游公司接到单子后,承担了从出发地到目的地的住宿与交通费用后,就将客人转给当地旅游公司的导游,当地导游拿到其中一笔旅游款后,就承担地陪。当地陪客旅游的意思,这里面,到地陪手上的经费已经不多了,为增加收入,他们往往与当地旅游商店合伙,通过销售提成的方式,收取回扣。

但既然是当地旅游公司,就得服从当地政府机构的管理。政府组织的活动,哪个公司敢随便不同意呢?况且,政府核算价格时,也没有完全亏待他们,不大赚,少赚点也行。从长远看,如果这个活动成功了,形成一个品牌,今后,大理的旅游市场,将会更加火爆,也是有利于当地公司的。

“但是,这种吓人的迷信,怎么在今天还存在呢?明显是假话哄人的,导游也敢说?”

小胡对这种迷信宣传,有点耿耿于怀。我解释到:“我有个想法,既然说到这了,我想,迷信,对于大众来说,是一种需求,是有用的。”

“什么意思?”小胡觉得我这个观点比较新奇。

我有些观点,并不是已经想好的,在谈话过程中,会自动地冒出来,我不知道这是一种什么现象。反正,平时没想到的观点,会偶尔暴露于交谈之中。

“人们需要崇拜,需要迷信,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迷信一个东西,反倒让人幸福愉快。什么都不信,什么都要问为什么,什么都要追求真理与逻辑,对于大众来说,不仅无益,而且痛苦。”

当我说完这段话时,万师兄若有所思地望着我。小胡还在回味时,万师兄说到:“你是不是说的,那个铁房子的典故?”

万师兄所说,是中国新文化运动中的一个著名事件。当时有鲁迅、钱玄同等著名文化巨匠。他们讨论当时中国的局势与民众的心态时,就运用了铁房子的比喻。

有人说鲁迅等新文化运动的闯将们,以唤醒民众为已任,或许是在做让人痛苦的事情。比如,中国如同一个铁房子,密不透风,大家挤在一起消耗氧气,聪明的人,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了,这样下去,氧

气迟早要耗完,必须冲出去,才有活下来的希望。

于是,辩论就开始了。大家貌似正常地在这铁房子里过一天算一天,虽然不算幸福,也算麻木,痛苦与恐惧并不明显。但你这个聪明人,要提醒大家,氧气要完了,我们要死了,必须冲出去。但是,大家又没有冲破铁房子的能力,冲不出去,这种提醒,只会让大家恐惧和痛苦。与其让大家在惊慌中挣扎,不如让大家在麻木中平静,反正都是一死,何必让大家醒来呢?

于是,有人又说,大家会骂那个提醒大家的聪明人,是他的呐喊,把大家搞得不舒服。

当万老师把这个典故,介绍给小胡时,小胡点点头。“我也看过这个故事,毕竟,我学文科的嘛。”

“不,我不仅仅是说这。”我否定了万师兄的标签。我用手指了指前面那熙熙攘攘的人群说到:“这些人中,有多少人有分析世界人生的能力与愿望吗?没有多少。需要分析好了,找到答案后,再开始生活吗?没有道理。人为活着寻找意义,仅仅是找个意义而已,何必那么认真。难道意义找错了,他就不活了吗?”

我承认,这段话有点没头没脑,万师兄与小胡都表示出不理解的神情。我知道今天我有点神经兮兮,不妨就神经一把。

“所有的意义,都指向一个特征,就是崇拜。牛顿与爱因斯坦都崇拜上帝,他们给自己找了个意义。但并不妨碍他们是科学上的巨匠,如此伟大的高手,都把崇拜当成人生的意义,肯定是有原因的。”

“为什么呢?”小胡总爱刨根问底。

“我有个新的解释。崇拜,可以把人生意义的思考简化到极致。这种崇拜如果达到迷信的程度,就可以完全解决意义这个问题了,这是最经济的价值观。面对无处不在的快乐与未知,你选择哪个?当然选择快乐,哪怕这种快乐是短暂的。未知是最可怕的,他让你的人生无法自洽,你身心处于矛盾之中疲于应战,就像哈姆雷特,忧郁终身,难道要自杀吗?这就是不深信的结局?”

我有点情绪化,有点冲动,不知道是哪根神经被触碰了,越说越来劲。

“人们找一个自己最能够理解的模式,崇拜一个东西,一个人或者一个神仙,就成了解决价值观问题的利器。这是对人生意义的简化,这种简化不仅让自己舒服,并且还是战无不胜的武器。”

万师兄反应过来了:“是精神胜利法?”

“差不多类型,阿Q就是靠这活下来的。上天有好生之德,能够让人活下来的武器,都是好东西。祖先崇拜是大部分人的价值观,阿Q在内心中,认为欺负他的人,都是他的后辈,他就得到心安,这难道不是一种武器吗?”

“那也太愚蠢了。”小胡还不太明白我的意思。

“世间的事情不是你想清楚了再做,而是形势所趋,你不得不做。大部分人都生活在这种情况中,他们没有选择的能力与机会,更不愿意像我们几个,吃饱了没事干,去思考这些没用的东西。意义值几个钱?这样问你,你如何回答?你无法回答,他就认为他胜利了,他战胜了学霸,他得意,他快乐,他的武器无坚不摧。”

“但是,这跟今天这些导游所宣传的迷信,毕竟不一样啊?”小胡继续追问。

“生与死,人人都思考过。但是,几个人能够得出答案?我们都没有得出,何况我们有钱有闲的人,还有点思维能力。如果普通人拿这种问题来折磨自己,不是笨就是蠢,对不对?”

他俩尴尬地笑着,我没有停止的的语言暴力。

“最经济的办法,找一个认同感强的崇拜,迷信它,给自己的意义以一种安全感,就够了。说实话,大多数人,宁愿有一种迷信,好解决这个问题,其余的时间,交给那少得可怜的快乐就可以了。寻找快乐时,不需要意义,声色犬马都可以让你快乐,你何必探究鱼儿是否快乐呢?”

我运用了他们都熟悉的庄子,关于鱼儿快乐的典故,以利于他们理解。

“有点道理,就是有点避重就轻。”万师兄先转过弯来。

“人的本性就是应该避重就轻嘛,对不对?何必给自己加一个沉重的担子呢?人生际遇嘛,因果就解决了。贫穷富贵嘛,交给上天就解决了。灾难风光嘛,菩萨神力就足够了,何必想得太多?况且,信菩萨的人最多,根据人类社会发展的惯性,凡是相信的人越多的崇拜,越会给你一种安全感。”

“这倒是对的”小胡说到:“中国人最爱讲法不责众。大家都信神仙,我也信,错不了多少。”

他们总算转过这个弯,我的话却还没有完。不知道什么原因,今天我好像肚子里有一股气,总想发泄出来。

“不是大众相信的,就是对的。《乌合之众》这本书,你们都看过。当年布鲁诺被教会处死时,群众还在欢呼呢。但是,智者只是少数人,追求真理只是少数人有愿望有能力干的事。大众没意愿与能力,你能指望他们,运用自己不熟悉的逻辑与数学思维,与解剖内心的痛苦吗?在没有麻药之前,不要轻易给自己开刀,对不对?”

“当年西方有个理论,叫牧羊理论。说是大众是羊,领袖就是牧羊人,按上帝的意志,让它们吃饱了草就行了,它们是不理解上帝的。”万老师这个解释,倒有些意思。

“其实,中国古代不也一样?”小胡居然也谈起历史来了,这本是我的强项。“过去带领老百姓的官员,也叫州牧县牧的,就是帮天子放羊的人。”

“有点反人类了啊,师兄们。注意立场,思想锚定的稳固性,对于社会稳定有巨大作用,我们还是要积极地理解,难道,我们不喜欢人们自由地笑吗?”

万师兄此时对我拱了拱手:“失敬失敬”,不知道他这是对我的挖苦还是调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