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一琢磨这事,越想越觉得有意思。一人灭一国,而且在天幕上扬他大唐国威。
他哈哈大笑起来:好!不愧是我大唐好儿郎,灭得好!不给大唐脸,那大唐也不会给他脸。
心里怎么就那么舒爽呢。
而在场的诸如李靖、苏定方等都是立下赫赫战功的老将,也都微微的点头。
不错,没有堕大唐的威风!
正奔波在路上前往天竺的王玄策在马上忽然打了几个喷嚏,他看了看天:“天色晚了,今天就在这里歇息吧。
他们正在吐蕃境内,这里看不到天幕。因此王玄策根本不知道自己在未来即将做的事情已经提早被自己的陛下和诸位大臣们知晓了。
他们在一道崖壁下驻扎。
看着光滑的崖壁,王玄策忽生想法:“这里过去就是天竺境内,咱们要不在这儿岩壁上刻个碑文,也写明此次出使的经过。
他的副使蒋师仁也赞同:“我觉得可以。”
于是,一行人又在这个地方多待了几天,在崖壁上刻下了铭文。
他不知道,就是这一块铭文,让后世的历史学家们肯定了他出使的经过,也证明了他“一人灭一国”的壮举。
【这是亚洲,欧洲的地理情况又有所不同,因此也发展出了不同的文明。】
【为什么老是要提欧洲?】
【因为世界上的绝大多数文明都诞生于欧亚大陆,在漫长的历史中,亚洲和欧洲就是世界的中心。】
【欧洲的轮廓线真的是很零碎,而且很大一部分都是零星岛屿和半岛。半岛面积占全州面积的27。西部又是山地和平原交错,分割成一小片一小片。】
【这样的地势,天然的就形成了一个个国家的边界屏障,大家自然而然的占地为王,各搞各的。】【瑞士的山地,就连当时的纳粹都久攻不下。】
【所以,在这样的地形地貌下,再加上错综复杂的宗教和文化因素,欧洲即使是短暂的统一过,也都会再次分裂成为一个又一个的小国。】
欧洲的地图轮廓非常的琐碎——
英伦直接就是岛屿,独立于欧洲大陆之外。
北欧和西欧之间也隔着海洋,挪威直接
被称为万岛之国。中南部的意大利、希腊那一块也全是半岛和岛屿。放大来看的话,小小的岛屿更多,星罗棋布。
而中部和西部则是一片片的山地与森林,还有点缀其中的一些小盆地。唯一有大平原的,就是乌克兰,难怪这里也被称为欧洲粮仓。
嬴政看着欧洲的地图,皱起了眉头。
身为统一六国的君王,他看到这幅地图的时候下意识的就在脑海中开始模拟如果秦军在欧洲,会如何一统天下。
然后他觉得自己遇到了困难。
半晌后,赢政无奈的摇头。
他总算知道欧洲在仙画中总是以一个一个的小国家出现,从来没有大一统过了。因为这地形地貌,要大一统实在是太难了!看来仙画所说,地理决定历史的确是有所依据。
晋朝,
司空裴秀正在目光炯炯的看着仙画。
这里面各式各样的地图震惊到了他——如此清晰明了,而且详细之极,这上面的每一条线都是极其精准的,完全没有废笔。
裴秀这段时间正在为了山川地名和地域图而头疼。古籍里的实在是太含糊了,错漏百出。
他本就有意重新制图,看了仙画后却觉得自己心中的构想还可以再精进一点,立刻提笔疾书。明朝。
百姓们正在讨论:
那么多海,靠海也好,不愁吃喝,这往水里一摸就是鱼虾。
“那是你没见过海,你以为是乡下的河呀?那海可不是那么好摸的,我曾经往南边去过,靠海的人生活得可苦呢,风吹日晒的,三十岁看着和六十岁一样。
这谁不苦啊?
海边苦那是因为禁海了。如今陛下仁慈,开了海禁,以后这一船船的货运过来,海边肯定得富起来。
那倒也是。您说,咱们要不要往那边也去走一走,看一看,谋个营生?“可以考虑。”
而在南边的各大海商们,正在让自己船上的伙计们赶紧记地图呢。这地图可是好东西,有钱也买不到!
【但是,大自然造就的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完美。除了地理位置和地貌带来的优点之外,也带来了各自的缺点。】
【
因为西边的天堑,华夏和中亚以西之地的交流受阻。虽然有着丝绸之路这样的商贸和文化交流通道,但客观上依然无法积极参与外部世界的变化。】
【西边拦着一圈山呢,不好出去啊!】【又不是人人都是张骞。】
【人家当时可以仅凭肉身就翻越了帕米尔高原,去了伊朗这些地方,据说最远到达了罗马帝国和北非,而且还来来回回好几趟,带回了大量有用的东西。】
【真不愧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二十五岁的张骞在汉武帝的期望下,率领着队伍离开了长安,开始了自己的西行之路。
第一次出使,他出了玉门关,走天山一带,越过昆仑山脉和帕米尔高原,到了大月氏,也就是现在的乌兹别克斯坦一带。
一路崇山峻岭,还有沙漠无人区。
国道和公路不要想,有的只是野兽和劫匪,还有匈奴。去的时候还是青年。
回到长安的时候却已经是十三年后,风霜满面。
第二次出使,他走的依然是这条路,但他停留在大月氏,又分了两路,一路经过伊朗去到了罗马,一路去了印度。
他的这两次出行也为后人指引了方向,成就了后世辉煌的“丝绸之路”。现代对于张骞出使的路线图早有标注,还有好几个版本。路小柒选了一个版本放上来,并且放大了路线图上“7000公里”的字样。
七千公里!
不仅是民众们觉得太了不起,就连派张骞出使西域的刘彻也觉得实在是很厉害。
但是……刘彻有些尴尬的清了清嗓子。
他派张骞去西域其实根本不是为了什么文化交流,而是为了打匈奴。